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北汽新能源虽然销量增长显著,但与上汽、广汽等巨头相比,其市场表现仍显得相对低调。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常常被忽视的车企,在北京市场上已经悄然超越了另一位老牌车企——北京现代。
根据北汽蓝谷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11月末,北汽新能源本年度累计销量达到了97452辆,同比增长36.57%。尽管这一数字尚未达到某些国字号车企的水平,但已经足以让它在与北京现代的较量中占据上风。据统计,北京现代在11月的销量仅为9444辆,连续第四个月不敌北汽新能源旗下的ARCFOX极狐品牌。
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北汽新能源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步崛起,也揭示了北京现代在电动化转型方面的滞后。目前,北京现代官网上的在售车型几乎全是燃油车,这在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50%的国内市场中显得格格不入。相比之下,同为韩系合资车企的悦达起亚,至少还有与海外市场同步的EV5车型撑场面。
然而,北京现代在电动化方面的谨慎并非没有原因。现代IONIQ系列纯电动车在海外市场的表现虽然亮眼,但其差异化设计在国内市场可能并不足以吸引消费者。该车型主打“赛博朋克”风格,内饰与流行的简约风不同,保留了实体按键,驾驶感受也追求接近燃油车。这样的产品特性,在国内电动车市场中并不具备显著优势。
面对这样的困境,北京现代似乎开始寻求本土化研发的新路径。据消息人士透露,北京现代最近增资的80亿元中,有一部分将用于推动“中国特供”电动化新车的落地。这一策略旨在通过研发更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车型,来提升品牌竞争力。然而,这一转型过程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新车研发量产的速度和市场接受度等。
与此同时,北京现代也在学习悦达起亚的策略,通过网约车等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悦达起亚凭借EV5车型的高性价比,成功打入网约车市场,从而带动了销量的增长。对于北京现代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策略,通过让更多的消费者在路上看到并体验到新车,来提升品牌的曝光度和美誉度。
除了产品策略的调整外,北京现代还面临着高层管理的变革。近年来,北京现代频繁调整副总经理及以上级别的高层管理人员,但频繁的高层轮换并未为北京现代注入显著活力。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内部竞争激烈程度不足,缺乏外部竞争压力。因此,北京现代或许需要大胆起用外援,引入具有丰富营销经验的外部人才来主持大局。
在当前汽车市场中,营销能力对于车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势力车企如小鹏汽车通过挖角长城汽车的销售高管王凤英,实现了销售和生产方面的积极变化。传统车企如上汽集团也积极启用新力军,从上汽通用五菱招来薛海涛、周钘等人担任重要职务。这些案例都表明,外部人才的引入可以为车企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
对于北京现代来说,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本土化研发、学习网约车市场策略以及引入外部营销人才等措施,北京现代或许能够逐步走出困境,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