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历程中,一个曾经充满希望的名字——极越,如今却成为了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一场突如其来的“闪崩”事件,不仅让这家新兴车企的未来悬而未决,也让数百名员工的命运发生了剧变。
12月19日,极越员工终于迎来了他们期盼已久的善后方案。根据方案,公司将按照“N+1”的标准向员工提供经济补偿,工资结算至当月20日,社保和公积金也将缴纳至同一日期。对于处于特殊时期,如孕期、产期、哺乳期以及工伤、医疗期的员工,公司原则上将保留其工作岗位,直至相应情形结束。
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极越员工们长达十几天的维权之路终于看到了曙光。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诉求,从直播怒骂领导无能,到直播带货寻求出路,再到最终达成赔偿协议,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不易。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而极越这个名字,也将永远镌刻在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史上。
在离职之际,许多员工选择在公司特设的标语墙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以纪念这段难忘的经历。标语墙上,“中国智能汽车史上,必将拥有每个极越人的名字”这句曾经激励人心的口号,如今却成为了他们离别的见证。各部门员工还在公司楼外拍摄了“2024毕业照”,以此纪念一起共事的时光。
然而,极越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除了员工善后问题外,公司售后服务的后续安排也成为了车主们关注的焦点。极越工作人员在售后群中发布消息称,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在群里发布信息,并感谢车主们的选择。同时,也有车主晒出聊天记录显示,极越的售后服务将由领克客服接手。这一消息无疑给车主们带来了一丝安慰,但也引发了对于他们未来用车体验的担忧。
在极越员工们奋力争取权益的同时,一场内部风波也悄然上演。极越公关负责人徐继业因在朋友圈发文怒怼员工而引发争议,并最终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通报批评。这一事件无疑给即将离职的员工们增添了一抹不和谐的色彩。然而,在大多数人看来,徐继业的离去并不能改变极越即将成为历史的命运。
尽管极越员工们最终得到了满意的赔偿方案,但一些遗留问题仍然悬而未决。特别是对于三期员工和供应商来说,他们的未来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三期员工们面临着就业难、生活压力大等现实问题,而供应商们则因为欠款问题而陷入了困境。这些问题不仅关乎个人的命运,也影响着整个新能源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极越的故事虽然告一段落,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如何保障员工、车主和供应商的利益,如何避免类似极越这样的悲剧重演,成为了行业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我们期待着一个更加健康、有序、可持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