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合资车企2024年生存战:关厂裁员背后,寻求本土合作能否破局?

   时间:2024-12-21 12:06:3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4年,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境遇显得尤为艰难,多家企业纷纷采取战略性收缩策略,裁员、缩减产能以及经销商退网的消息不绝于耳。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合资车企在新能源市场转型中的困境,也预示着其在中国市场的新一轮变革。

作为昔日的市场领航者,合资车企在面对行业变革时显得动作迟缓,态度摇摆,逐渐被新一代年轻消费者视为“过时”的象征。这一“过时”现象的背后,是外资股东在全球市场策略下的保守态度。尽管中国新能源市场如火如荼,但外资股东并未因单一市场的变化而采取激进措施,导致合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不足。

市场的严峻形势迫使合资车企不得不采取降本增效的举措。从年初到年末,关厂、裁员的消息此起彼伏。北京现代、一汽—大众等合资车企均未能幸免。北京现代重庆工厂以大幅降价的形式被出售,其在国内的多家工厂已停产或出售,仅剩一家工厂正常运营。本田则更为激进,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相继裁员,并宣布关闭部分生产线,以优化产能并加速电动化转型。

销量与利润的双重下滑是合资车企采取上述措施的直接原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以来,合资车企的总体市占率持续下滑。今年1至11月,德系、日系品牌销量均出现下滑,美系、韩系品牌下滑幅度更大。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的整体份额已不足四成,市场地位岌岌可危。

在销售端,合资车企的经销商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受价格战、传播生态转变等多重因素影响,经销商们纷纷转型,全员上阵开直播、拍短视频,试图吸引消费者。然而,由于合资车企在新能源智能化产品上的缺乏,即便销售人员在网络上拼尽全力,也难以挽回市场颓势。相比之下,新势力品牌和自主车企新品牌凭借更领先、更时尚的产品和更互联网化的营销能力,抢走了大部分流量和订单。

在利润骤降甚至持续亏损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经销商选择了退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仅有35.4%的汽车经销商实现盈利,半数以上的经销商面临亏损。预计全年将有4000家4S店退网,其中大多数是合资车企经销商。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合资车企开始谋求在研发端和产业链端的转变。在外资股东无法及时响应中国市场需求时,合资车企开始寻求更多的自主权,并逐渐与中国股东加强技术上的联系与合作。近年来,包括丰田、本田、大众等在内的品牌在研发和供应商的选择上,深度本土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例如,广汽丰田发布了“聚变2030”战略,强调由中国本土团队来定义产品,并全程负责研发、制造、销售等流程。本田汽车也发布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电动车新品牌,并表示将与大量中国本土供应商进行合作。大众汽车则通过入股中国供应链企业与整车企业,并在技术方面开展合作,以提升自身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分析人士指出,合资车企原来那套靠自己的配套零部件和技术在中国发展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与中国的一些产业链企业进行合作,从中国产业链、中国技术角度来做一些新的产品以赢回中国市场,才是其真正的出路。目前,大多数合资车企已经认识到了自身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采取行动与中国企业合作,以补足自身短板。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