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场关于速度与高度的突破性试验悄然上演。民营航天领域的佼佼者——凌空天行,成功试飞了其自主研发的筋斗云JINDOU-400高速冲压发动机,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中国在高速飞行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更预示着未来跨洲旅行的全新可能性。
筋斗云JINDOU-400发动机,以其紧凑的设计——长度不超过3米、直径0.3米,却搭载了创新的爆震燃烧技术,实现了推力上的飞跃,达到了400公斤级。在20公里以上的高空,这款发动机能够驱动飞行器以5000公里/小时(即地面速度的4马赫)的惊人速度翱翔,仿佛是中国版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的再现。
经纬中国合伙人左凌烨对此表示赞叹:“凌空天行的产品无疑是高速飞行器领域的佼佼者。想象一下,未来从东半球飞往西半球,或许只需不到2小时的时间。这不仅是对传统飞行概念的颠覆,更可能引领全球客运和物流行业的变革。能够研发出如此高速飞行器的团队,在全球范围内都属罕见。”
筋斗云JINDOU-400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爆震燃烧推进技术。与传统喷气发动机依靠燃料均匀燃烧释放能量不同,爆震燃烧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更高效、更猛烈的燃烧,从而产生巨大的推力。发动机内部的旋转燃烧室则巧妙地将这一爆震波的推力转化为可控的力量,使燃烧过程得以持续,不仅提高了热效率,还显著增加了推力密度,实现了燃料利用的最大化。
这款发动机的成功测试,不仅意味着筋斗云系列发动机从理论走向了实践,更为后续“云行”系列超音速飞机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轻量化设计和高性能表现,使得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和侦察机等飞行器在设计上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未来的航空领域带来了无限可能。
凌空天行之所以能够在高速飞行器领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离不开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资金支持。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该企业已完成了多达7轮的融资,吸引了包括国资投资机构、市场化投资机构以及产业投资机构在内的多方关注和支持。从2019年的天使轮融资到2024年的C轮融资,凌空天行的融资历程见证了其从初创到成长的每一步。
凌空天行的创始人王毓栋,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丰富的国家重大型号研制与科研生产组织经验。他曾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担任多个重要岗位,并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奖等荣誉。2017年,王毓栋加入商业航天领域,带领凌空天行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包括2019年国内首次水平回收技术验证火箭的试飞成功。
目前,凌空天行在北京、西安、蚌埠、库尔勒和成都等地设有办公室和研发生产基地。其中,成都未来科技城的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达7.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0亿元,预计将于2025年4月完成主体封顶。这一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巩固凌空天行在高速飞行器核心技术体系上的领先地位,并推动其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制造中心的建设。
高超音速技术作为空天再入与高速运输的共用技术,不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更在民用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随着SpaceX、波音、Boom Supersonic和Hermeus等企业的纷纷加入,以及摩根士丹利对未来高超音速旅行市场的乐观预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民航市场将迎来一场颠覆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