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比亚迪在国内汽车销量上首次超越长期霸榜的上汽集团,新能源车市场正迎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这一趋势在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市场的渗透率连续五个月超过50%的数据中得到了鲜明体现。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预测,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同比增速将持续领跑市场,预计最早在2025年第二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正式超越燃油车,这一变革几乎已成定局。
然而,在这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最早一批新能源车主却开始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他们的电车即将迎来首次正常报废。早在2016年,工信部等部委就规定,乘用车生产企业需为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提供至少八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如今,这些早期的新能源汽车正逐步走出质保期。
数据显示,到2025年,将有32万辆新能源车“脱保”,这一数字在2028年将激增至98万辆,而到了2032年,更是会飙升至720万辆。未来八年内,我国将有近2000万辆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质保到期。
电池容量的衰减是这些早期新能源车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当电池容量降至60%至80%时,将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需求。而根据即将于明年3月实施的国家标准,动力蓄电池的容量保持率若低于40%,即电池容量衰减超过60%,车辆可能面临年检不达标的风险。
面对这一困境,新能源车主们发现更换电池的成本远超预期。多位车主反映,更换电池的价格约为车价的三分之一,对于购车价在28万至30万元之间的车主来说,这意味着需要花费8万至10万元来更换电池。尽管部分车企提供了电池的终身质保政策,但这些政策往往附带诸多限制条件。
除了高昂的换电成本,新能源车的维保成本也不容忽视。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指出,虽然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较少,日常维保费用较低,但一旦涉及核心零部件的维保,费用就会飙升。例如,新能源车的电池占整车成本较高,中保研数据显示,在采样的59款纯电新能源车型中,动力电池包单件零整比均值为50.96%,这意味着一辆2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的维修价格可能超过10万元。
新能源车的雷达和智能模块成本也较高。一台激光雷达的维修费近万元,一旦发生碰撞事故,更换保险杠、前端模块总成等费用可能高达数万元。对于豪华新能源汽车而言,由于采用一体压铸铝合金车身,一旦发生碰撞,维修成本更加昂贵。
面对换电和维保成本高昂的问题,车主们期待电池技术的提升能够带来成本的降低。然而,数据显示,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成本并未出现明显下降。原因在于,虽然电芯成本随着技术提升在下降,但车企的电池更换成本较高,这主要归因于各家车企都在自行研发电池管理系统(BMS),且存在各种中间环节和利润加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专家建议采用换电芯而非整块电池的方式来节省成本。同时,也有专家呼吁国家应规定过保汽车的整车企业对老车主换电必须限价,以保障老消费者的利益。车企也在尝试通过开发长寿命电池技术来延长电池寿命,进而降低换电成本。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脱保”潮,部分车企已经采取了行动。有的车企推出了新的电池租用服务方案,降低电池租用价格,以减轻电车的折旧成本;还有车企宣布对电池健康度低于80%的用户免费更换电池。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早期新能源车主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