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生物与上海莱士宣布筹划重大重组,拟通过换股方式实现合并。
近日,海尔生物(688139.SH)与上海莱士(002252.SZ)同时发布公告,透露双方正在酝酿一项重大重组计划。根据公告,海尔生物计划通过向上海莱士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实施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莱士。海尔生物还将发行A股股票以募集配套资金。由于此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相关事项尚存不确定性,因此海尔生物和上海莱士将于2024年12月23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停牌前,海尔生物和上海莱士的市值分别为111.92亿元和479.26亿元。
此次重组被视为海尔集团在大健康领域的一次重大整合动作。海尔生物和上海莱士均受海尔集团实际控制,而此次合并将有助于海尔集团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大健康市场的地位。海尔生物作为海尔集团大健康板块的首家上市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于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公司涵盖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两大业务板块,提供智慧实验室、数字医院、智慧公共卫生、智慧用血等数字场景综合解决方案。
相比之下,上海莱士成立于1988年,并于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被誉为“血王”,是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尽管其浆站数量位居行业第二,但其吸金能力却位居业内第一。根据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上海莱士的营收规模和盈利水平均位居行业首位,收入达到63.14亿元,归母净利润18.38亿元。在资本市场,上海莱士的市值也位居行业第一,而拥有最多浆站的天坛生物市值约为405亿元。
从股权层面来看,海尔生物和上海莱士同属海尔集团体系。今年6月18日,海尔集团正式完成对上海莱士的收购,以125亿元的总价获得上海莱士20%的股份并控制26.58%的表决权。上海莱士与海尔智家、海尔生物、盈康生命、雷神科技共同构成了海尔集团的上市版图。在业务层面,海尔生物在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行业占据领先地位,并早已涉足血液存储领域,推出了智慧用血管理解决方案。而上海莱士则专注于血液制品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海尔生物在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但近年来其业绩却出现下滑趋势。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海尔生物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8.90%、32.41%和13.45%,收入规模也呈现负增长。相比之下,上海莱士的业绩虽然当前增速趋于平庸,但其盈利能力依然强劲。因此,上海莱士的加入有望为海尔生物带来业绩上的显著提升。
然而,此次合并计划也引发了一些质疑。上海莱士作为血液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44家浆站,但2024年并未新增浆站。与此同时,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竞争对手正在通过并购整合扩充浆站规模。因此,有观点认为,海尔生物在短期内难以追赶拥有107家浆站的天坛生物,但将上海莱士纳入旗下后,将使其成为行业内浆站规模第二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这或许是海尔生物加强产业链优势、巩固行业龙头地位的快速通道。
海尔生物近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数字化转型升级,从生物医疗低温存储龙头拓展成为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数字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2023年,海尔生物推出了“同心圆”战略,并加速外延并购的步伐。近年来,海尔生物医疗科技(成都)、海尔血技、金卫信、康盛生物等公司已陆续加入海尔生物。此次合并计划或许正是海尔生物“同心圆”战略的一部分。
回顾上海莱士的发展历程,其也是一部并购史。公司先后整合了邦和药业、同路生物、浙江海康、广西冠峰等企业,才奠定了如今的行业地位和经营规模。若此次合并计划成功落地,上海莱士将作为一代“血王”在A股并购史册中留下最后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