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体深入调查发现,未成年人群体中存在一种绕过防沉迷系统的新现象——租号玩游戏。江苏的张女士就亲身经历了这一困扰,她9岁的孩子不仅沉迷于手机游戏,还在短短一个月内花费超过2000元租用游戏账号。这些租号服务价格不一,从几角到几十元不等,甚至只需花费4元,就能完全绕过游戏的防沉迷限制。
游戏沉迷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遏制游戏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影响,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21年出台了严格的政策,即“史上最严防沉迷政策”。该政策明确规定,网络游戏企业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的网络游戏服务。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未成年人的游戏习惯。
然而,尽管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2024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报告》显示,仍有部分未成年人通过租号、买号甚至参与代练等方式,试图绕过监管。这些行为背后,离不开成年人的账号支持,部分成年人以放任的态度参与其中,甚至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对此,专家指出,除了依法打击和惩戒相关产业链外,游戏企业和平台也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当前,一些平台的管理存在漏洞,如仅要求首次登录时进行人脸识别,这为租号和卖号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加强平台管理,提高技术防范手段,是遏制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关键之一。
然而,解决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还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的引导和教育至关重要。一味地禁止游戏往往适得其反,尤其是在孩子青春期时,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长应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找到替代游戏的活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指出,忽视型和专制型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沉迷游戏。这意味着,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游戏行为。家长应主动与孩子谈论游戏,利用这一话题增进亲子关系,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游戏,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未成年人对游戏的好奇心和社交需求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许多孩子玩游戏是为了融入同伴群体,享受游戏带来的即时愉悦感。因此,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例如,可以鼓励孩子参与户外运动,或者邀请孩子的朋友一起进行线下活动,通过其他方式增进友谊。
总之,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除了政策和技术的支持外,家庭和学校的引导同样重要。家长应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形成合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未成年人游戏沉迷的难题,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