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车行业内传出了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日产与本田两大汽车制造商计划携手共进,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实现更深层次的合并。这一决策不仅预示着两家公司将以子公司的身份在新控股公司框架下运作,而且三菱汽车也在考虑是否于2025年1月底前加入这一联盟。
这一合并并非突如其来,而是两大巨头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早在今年早些时候,日产与本田就已宣布在电动汽车业务上展开合作,涵盖联合采购、动力平台共同开发以及零配件通用化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提升电动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随后,三菱汽车的加入进一步扩大了这一合作范围。
合并后的体量令人咋舌。据统计,2023财年,本田全球销量约为390万台,日产约为337万台,三菱则为78万台。三者相加,总销量将超过800万台,使这一联盟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仅次于丰田和大众。这将是自2021年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标致雪铁龙合并成立Stellantis集团以来,全球汽车行业最大的一次合并案。
然而,合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双方已就合作方向达成一致,但具体细节仍在磋商之中,企业文化和运营模式的差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过,这一合并背后的战略意义不容忽视。
近年来,日产与本田的发展均面临挑战。两家公司曾长期押注混动技术,但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上稍显滞后,导致市场份额逐渐下滑。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日系品牌的零售份额自2020年起逐年减少,今年前11个月已降至13.7%。同时,本田和日产的财务数据也显示出营收下滑和利润缩减的困境。
尽管如此,两家公司并未放弃电动化转型的努力。本田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全新电动品牌e:N,并携手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推进电动化进程。本田还计划推出新电动品牌烨,首款车型烨P7将于2025年初投放市场。东风本田的电动车型灵悉L也已上市。
日产方面,近年来也推出了艾睿雅等电动车型,并展示了新能源技术架构首款车型N7。这款车型不仅采用了全新架构,还融入了鸿蒙座舱技术和Momenta的高阶智能驾驶方案,标志着日产在电动化转型上的新起点。
面对市场压力和电动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日产与本田的合并无疑为双方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合并后,双方将在管理、采购、生产和研发等多个领域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本降低,为电动化及智能化转型提供更多资源支持。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双方还需克服企业文化和运营模式上的差异,加快技术研发速度,以缩小与头部新能源企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