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界传出了一则引人深思的消息。据The Information的深入报道,微软与OpenAI这两家科技巨头对于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定义,并非如外界普遍理解的那样基于技术或哲学标准,而是建立在了一个非常实际的商业指标上——初创公司的利润。
据悉,去年两家公司达成了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协议指出,只有当OpenAI开发出的AI系统能够为该公司带来至少1000亿美元的利润时,才算真正实现了AGI的目标。这一标准不仅令人惊讶,更与公众对于AGI的传统认知大相径庭。
然而,现实情况却与这一宏伟目标相去甚远。据透露,OpenAI今年预计将面临数十亿美元的亏损,并且该公司已向投资者明确表示,要到2029年才有可能实现盈利。这一细节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微软与OpenAI之间的未来合作与竞争态势。
根据协议条款,一旦OpenAI实现了AGI,微软将失去对该技术的使用权。AGI作为一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模糊性,不同的人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期待。有观点认为,OpenAI可能会为了排挤微软而提前宣布实现AGI,但这项协议的存在却为微软提供了一个长达十年甚至更久的“保护伞”,使其能够继续使用OpenAI的模型。
上周,业界围绕OpenAI最新推出的o3模型展开了激烈讨论。尽管o3在性能上可能超越了其他AI模型,但其背后所隐藏的巨大计算成本却为OpenAI和微软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按照他们以利润为中心的AGI定义来看,这无疑是一个不利的信号。
对于OpenAI而言,如何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实现盈利,成为了摆在其面前的一道难题。而微软则需要在保持与OpenAI合作的同时,警惕其可能带来的竞争威胁。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AGI定义的深入思考。究竟什么样的AI系统才能被称为AGI?是应该基于技术上的突破还是商业上的成功?这些问题不仅关乎科技界的未来走向,更涉及到人类社会对于智能的认知和期待。
无论如何,微软与OpenAI之间的这场“AGI之争”已经悄然拉开序幕。在这场竞争中,技术、利润、合作与竞争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着科技界的未来格局。
而对于广大公众而言,这场竞争无疑也引发了更多的期待与关注。他们期待着看到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AI系统出现,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