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天文馆B馆一层展厅,一场关于月球探索的盛宴——“问月——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展”于12月28日盛大启幕。此次展览不仅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从月球带回样品的国家,更是一次向公众全面展示中国探月成果的重要契机。
展览以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为核心,通过精心设计的展示手法,将观众带入一个既神秘又充满科学魅力的月球世界。展品中,不同粒径的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尤为引人注目,它们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手段,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地展示了月壤的稀缺性和独特性。
展览分为“说月”“揽月”和“踏月”三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围绕着科学逻辑框架,通过10个引导性问题,层层递进地揭示了嫦娥五号月壤的神秘面纱。从月球的历史演变到未来探索的可能性,从宏观的月球景观到微观的月壤结构,展览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除了嫦娥五号的月壤样品外,展览还展示了阿波罗17号带回的月岩和西北非月球陨石等珍贵样品。这些来自不同时间和方式的月球物质,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月球形成与演化的宝贵资料。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些珍贵的月球样品,感受月球的神秘与魅力。
展览还引入了多项创新技术,如精密机械臂、大直径半球透镜、体视显微镜、XCT扫描和三维数字重建技术等,让观众能够通过肉眼和显微镜“零距离”观察月壤的真实状态。同时,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观众还可以沉浸式体验中国探月工程的“绕”“落”“回”三步探月过程,感受深空探索的震撼与魅力。
展览还展示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发现并命名的新矿物——嫦娥石,这是中国科学家发现的首个月球新矿物,也是人类发现的第六个月球新矿物。同时,展览还展示了欧阳自远院士团队编制的《月球全月地质图》等重要成果,为全球科学界提供了宝贵的月球研究资料。
在展览期间,北京天文馆还将不定期举办以“月壤”为主题的公众科普讲座,邀请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学者讲述月球样品背后的科学故事,弘扬探月精神。通过这些活动,公众将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月球探索的历程和成果,激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