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紫荆半导体崛起:长城注资,RISC-V车规级芯片能否引领国产化潮流?

   时间:2024-12-30 14:23:4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长城汽车的支持下,南京紫荆半导体有限公司与南京江北新区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这家专注于RISC-V车规级芯片设计的公司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紫荆半导体的诞生,源于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芯片短缺危机,长城汽车亦深受其影响。

回顾2021年,长城汽车遭遇了严重的芯片供应问题,特别是在MCU等关键领域。这一挑战直接导致了长城汽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出现了减产现象。为了摆脱对外部芯片供应的依赖,长城汽车于2022年10月决定自研芯片,涵盖了MCU、驱动、电源及通讯等多个领域。紫荆半导体团队应运而生。

经过九个月的努力,紫荆半导体团队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了紫荆M100芯片从产品定义到设计、验证、制造及应用测试的全过程。这款芯片于2024年9月在车辆大灯控制器上成功运行,随后,南京紫荆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这家半导体公司的成立,得到了长城汽车旗下的天津长城投资有限公司、原长城汽车EE架构总工程师曹常锋、南京苏冀鑫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捷飞科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的共同注资。曹常锋担任紫荆半导体的董事长。

在接受36氪专访时,曹常锋详细介绍了紫荆半导体的产品规划。他表示,公司共规划了MCU、AFE以及针对中央区域控制器的SoC芯片三类产品。目前,紫荆M100芯片已经投入使用,后续产品也将陆续启动研发。

关于紫荆M100的市场表现,曹常锋透露,已经有三家车企主动要求采用这款芯片。他强调,RISC-V开源架构带来的高性能与低成本,以及紫荆半导体在安全标准和未来功能应用上的前瞻性,为紫荆M100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这款MCU车辆控制芯片的整体研发投入超过8000万元,目前正处于上量阶段,紫荆半导体的销量目标是五年内实现250万辆汽车搭载。

在谈到市场竞争时,曹常锋表示,紫荆半导体并不打算走纯粹的国产平替路线。他认为,纯粹的平替产品最终只会陷入价格战的恶性竞争。紫荆半导体的战略定位是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差异来赢得市场。

随着紫荆半导体芯片业务的拓展,不仅长城汽车,整个汽车行业都将迎来车控芯片的国产化时代。曹常锋在专访中还分享了紫荆半导体在产品设计端针对降本和智能化的考量。例如,在M100芯片中内置了支持国家加密标准的HSM模块,从而节省了额外的HSM芯片成本;采用RISC-V开源设计,降低了成本20-30%以上;并引入了新的技术特性,如支持21434网络安全标准,以及提升ESD设计以满足越野和干燥冬日等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在谈到智能驾驶和座舱芯片这一热点市场时,曹常锋表示,由于智驾与智舱的渗透率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70%以上,且已有众多国产厂商布局,紫荆半导体选择了避开这一竞争激烈的领域,转而专注于MCU、AFE和SoC芯片的研发。

对于国内车厂缺芯的情况,曹常锋表示,虽然2023年下半年芯片短缺问题已基本解决,但长远来看,芯片国产化仍然是为了应对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保证产业链安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强国迈进。

在专访的最后,曹常锋还透露了紫荆半导体后续产品的研发计划。M200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启动研发,M300则预计在下半年开始。而SoC芯片S300目前正与长城汽车进行产品定义,具体时间线尚未明确。资金方面,投资方对紫荆半导体的支持力度较大,2025年将继续有大笔资金注入,同时,通过M100的销售,公司也可以实现盈亏平衡。

曹常锋强调,紫荆半导体致力于技术创新,而非纯粹的平替产品。他相信,通过技术差异和创新,紫荆半导体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紫荆半导体的成立和发展,不仅为长城汽车解决了芯片供应问题,也为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车控芯片的国产化希望。随着紫荆半导体芯片业务的不断拓展,中国汽车产业将更加自主、安全地迈向未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