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近日在太空中的活动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12月17日,航天员宋令东成功完成了他的首次太空出舱活动,这一壮举使他成为我国首位执行太空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
与此同时,我国首次正式发布了《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这份报告系统回顾了两年来中国空间站在科研与应用方面的成就。据透露,未来还将按年度发布此类报告,以持续跟踪和展示空间站的最新进展。
该报告聚焦了多个关键领域,包括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研究以及空间新技术与应用。从已完成的在轨实验、取得的研究数据以及下行的样品中,报告精选了34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与应用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回应了公众对空间站发展的期待,还全面展示了我国在空间科技领域的实力和创新精神。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日,空间站已在轨实施了18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了近2吨的科学物资,并下行了近百种实验样品。所获取的科学数据超过了300TB,取得了多项开创性的国际成果。例如,在空间首次获得了水稻和再生稻的新种质资源,首次实现了空间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前体细胞,还首次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实现了冷原子干涉陀螺等。
空间站全面建成后的两年里,我国还成功组织了4次载人飞行任务、3次货运补给任务以及4次飞船返回任务。期间,共有5个航天员乘组、15人次在轨长期驻留,累计进行了10次航天员出舱和多次应用载荷出舱活动,并开展了多次舱外维修任务。这些活动不仅刷新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的世界纪录,还为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在未来10-15年的运营期间,将陆续开展超过千项研究项目。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以及空间应用的全面发展,为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