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中国汽车新纪元:智能车与电动车将如何各奔前程?

   时间:2024-12-31 18:03:2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的转型之路备受瞩目,其中,智能电动车的概念更是成为热议的焦点。然而,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一番言论,却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

李想认为,电动车与智能车应当被看作是两个独立的概念,而非智能电动车这一笼统的称谓所能涵盖。他强调,单纯的电动化转型并不足以推动汽车行业的长远发展,智能化转型才是未来的关键所在,而电动车不过是智能化的一个载体。

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同。回顾202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可以发现,一些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比亚迪,其年销量已迅速攀升至400万辆。然而,在智能化方面,这些车企的表现却并未超出预期,甚至很多产品并未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只是将传统燃油车的收音机换成了触控屏幕。

李想在之前的演讲中也曾提到,智能设备的终端并非真正智能,而是延续了手机的功能,消费者看中的是背后的生态,如地图、娱乐影音以及应用开发者的生态。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当前的电动车市场。

从当前的市场表现来看,电动车在底层控制器、语音能力以及AI模型等方面并未形成明显的差异化。即便是在智能驾驶这一领域,虽然华为、理想等企业在自研能力上已拉开一定距离,但整体上仍未形成绝对的领先优势。因此,中国汽车市场目前更多的是完成了电动化转型,而非智能化转型。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转型的紧迫性日益凸显。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预计将出现明显分层,15万元以下的产品将主打电动车属性,而15-20万元以上的产品则需具备智能车的卖点,25万元以上的车型则必须是智能车。这一趋势与内燃机时代的产品分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智能化转型并非易事。当前,新能源高端产品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护城河,智能化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新势力车企频繁降价,品牌溢价无从谈起。在此背景下,智能驾驶能力成为各家车企展现智能化的重要体现。

然而,即便是智能驾驶,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50万的车与25万的车在体验上并无太大区别。因此,如何定义“智能车”,便成为了区分智能驾驶系统能力的重要课题。

高端产品的差异化需求驱动着市场的发展。正如电脑游戏、剪辑视频的需求推动了高性能电脑的发展,手机屏幕的扩展需求推动了折叠屏手机的出现,高端汽车市场也需要特定的需求来驱动。当前,L3级别的智能驾驶能力成为了高端消费者的一个高频需求,能够为他们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的出行体验。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高端新能源车企已经开始将L3级智能驾驶能力的落地作为重要的宣传点。尊界S800和蔚来ET9便是其中的代表,它们不仅自研底层操作系统,还在智能驾驶能力上向L3阶段迈进。

对于大多数没有芯片、操作系统以及大模型研发能力的车企来说,实现高度智能驾驶能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随着华为、理想等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不断突破,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未来,只有具备高度智能驾驶能力的车型才能在高端市场中脱颖而出。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智能车未来还将具备更多的可能性。它们不仅可以成为使用者的个人算力中心,还有望成为真正的移动智能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

而对于那些无法在智能化转型中脱颖而出的车企来说,它们或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未来的市场中,它们可能只能抢占一些细分赛道,如露营电动车、高性能电动车等,但这些领域往往难以支撑品牌的高端化,甚至会有更多品牌逐渐消失。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