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00后学霸联手70后老将,灵初智能破解机器人操作难题获稚晖君青睐

   时间:2024-12-31 20:17:1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场围绕具身智能的创新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近期,一家名为灵初智能的初创公司凭借其独特的视角和技术实力,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家由拥有20余年产品操盘经验的王启斌与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陈源培共同创立的企业,正致力于解决人形机器人在商业化落地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灵活操作能力。

王启斌,一位在黑莓、Sonos、云迹科技等知名企业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业界老兵,深刻洞察到机器人在商业化进程中的操作能力需求远未被满足。他认为,相较于移动能力,操作能力才是机器人长久生存的关键。正是基于这一洞察,他决定携手陈源培,共同探索具身智能的新边界。

陈源培,作为斯坦福大学李飞飞教授的学生,他在机器人灵巧手操作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背景。在李飞飞的指导下,他成功实现了利用强化学习在真实世界中同时控制双臂、双手的多技能操作,这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加入灵初智能后,他继续将这一技术优势应用于实际产品的研发中。

灵初智能的核心团队跨越了70后、80后、90后和00后多个年龄梯度,他们共同的目标是让机器人学会串联多个技能、执行长程任务,并具备自主探索、自主进阶的能力。今年9月刚刚成立的灵初智能,在上个月便宣布完成了由高瓴、蓝驰领投的天使轮融资,并发布了首个基于强化学习的端到端具身模型。

灵初智能的机器人能够支持双灵巧手协同完成复杂操作,并具备推理能力。这一技术的突破,使得机器人在处理多样化任务时更加得心应手。稚晖君创办的人形机器人独角兽智元机器人也是灵初智能的股东之一,这进一步增强了灵初智能在具身智能领域的竞争力。

灵初智能还加入了英伟达的Inception计划,双方将在具身智能的仿真训练层面展开深度合作。英伟达对具身智能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它将是未来加速计算最重要的落地场景之一。因此,英伟达一直在寻找具身智能赛道中有价值的公司,而灵初智能正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灵初智能位于北京的办公室,我们与创始人兼CEO王启斌、联合创始人陈源培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深度对话。王启斌在对话中反复提及“闭环”这一概念,他坚信操作能力的提升是实现具身智能商业闭环的关键。目前,灵初智能已初步完成核心硬件研发,并计划于明年3月公布机器人整机解决方案。

王启斌表示,灵初智能将只聚焦在双手双臂轮式机器人的操作能力上,不会涉及双足机器人。他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面向TO B场景的轮式机器人;第二阶段是双足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广泛化;第三阶段则是机器人形态的多样化,人形机器人并非最终形态。

在技术上,灵初智能采用了强化学习的复合路线,以攻克具身智能领域的“不可达三角”——高泛化性、高鲁棒性和高灵巧性。通过强化学习,机器人能够进行自主探索、自我纠错,从而提升能力。灵初智能的方案让机器人在仿真环境中学习训练,通过随机化处理物体的光照、纹理、大小等,使训练数据的多样性远超真实数据,从而具备高泛化能力。

在灵巧性方面,灵初智能的机器人通过强化学习能够超越过去人类预先编程的局限,完成如弹钢琴、转笔、转魔方等灵活操作。而在鲁棒性上,强化学习从无知识智能体起步,历经多次失败及恢复过程,使得机器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灵初智能的技术架构使其在“不可达三角”上起点更高,通过合理的发展路径,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综合性能表现。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拓展,灵初智能正逐步走向成熟,为具身智能的商业化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