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容联云12月征程:AI生产力如何从梦想照进现实?

   时间:2025-01-03 21:20:5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人工智能(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其应用场景已远远超越了技术范畴本身,成为了一个集工程能力、产品开发以及技术实力于一体的综合挑战。只有全面应对这一挑战,企业才能在市场上赢得认可,实现商业价值。

近年来,大型语言模型(大模型)的兴起标志着技术驱动的新一波浪潮。然而,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应用场景的拓展成为了新的焦点。据行业观察,从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开始,市场对AI应用的需求显著增长,尤其是金融行业,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金融行业作为AI技术的先行者,其大模型的渗透率已超过50%,位居各行业之首。然而,高渗透率并不意味着高效的生产力。过去一年中,金融机构更多地聚焦于基于基座大模型进行专属模型的训练,而现在,他们的核心关注点已经转向了应用层面,特别是在智能客服、坐席辅助、证券质检、数字营销等具体场景中。

孔淼,一位在AI技术应用前沿工作的专家,与容联云团队共同见证了这一变化。他表示,不仅金融行业,各行各业对AI的需求都在从模型层向更具体的应用层转变,这背后是企业对有效产品加持和更高投资回报率(ROI)转化的迫切需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面临着如何将大模型嵌入业务系统,以及如何在应用层进行基于自身业务的适配开发的难题。市场上尚未出现标准答案,但已有企业开始探索可行的路径。

去年12月,容联云发布了基于自研赤兔大模型的全新产品品牌及生成式应用,旨在帮助企业进行包括营销、服务等一系列流程的AI改造和重构。这一举措几乎是国内最早被拆解的AI应用路径之一,如今,一年过去,容联云已经交出了新的答卷。

在金融领域,智能化变革的前夕已经到来。一位互联网大厂AI应用负责人透露,金融已成为他们今年及未来KPI中的重中之重。金融行业拥有丰沃的AI落地土壤,用户基数庞大,数字化底层框架建设初步完成,高度线上化和数据化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尽管金融行业在数字化营销平台、智能运营等方面进行了初步部署,但真正成熟应用的场景仍然较少。金融企业需要借助AI手段,实现更精细化的业务搭建和客群运营,涵盖营销、销售、服务的全部场景和节点。

容联云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以质检为例,在容联云质检代理(QM Agent)的加持下,某国内头部证券机构的准确率从90%提升至94%,召回率从67%提升至96%。同时,该机构实现了“10000通会话、300小时时长、8大语义质检项、6.5小时质检完成”的高效成果,而所需部署的仅是一个14B参数的小模型和几张市面上通用的GPU算力卡。

同样,在寿险场景,容联云的坐席代理(Virtual Agent)产品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某寿险企业借助该产品实现了超过50人/天的人力节省,咨询问答首解率由60%提升至80%,转人工率由85%降低至55%。这些成果同样基于数量不多的显卡和14B小参数模型的部署。

在刚刚举办的“2024数智金融应用论坛”上,容联云展示了包括容犀质检代理(QM Agent)、容犀坐席代理(Virtual Agent)、容犀坐席助理(Agent Copilot)、洞察代理(Insight Agent)等在内的一系列面向具体业务环节的AI应用产品和实例。

孔淼表示,过去一年中,容联云对大模型的落地场景越来越清晰,能够准确识别出真正的痛点、痒点,以及能产生真正商业价值和增量的环节。这些场景被转化为应用产品,基于真实的AI刚需点,辅助各种AI训练/调优方式,最终实现了显著的成果。

在孔淼看来,相较于大模型在预训练等环节的推进,在具体落地层面,更需要基于工程能力进行需求的满足。容联云采取了灵活的方式,包括大小模型结合、基于Copilot或Agent的方式等,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截至目前,容联云的相关AI产品已经在金融行业超过几十个场景落地,帮助几十家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细分领域的金融企业构建了新的智能化营销服务体系。

金融行业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明珠,其应用路径对其他行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AI时代,金融行业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真正的AI模型需要转化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生产力,这要求服务商具备深入的行业理解、数据沉淀、工程落地能力以及特定的推理强化或专属训练能力。

容联云的成功案例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基于金融数据的底座赤兔大模型进行训练,聚焦细分场景进行规则增强、推理增强,同时在落地过程中采用大小模型结合和不同模块的解耦方式,以适应金融企业对大模型的真实需求:真实可用,小步迭代。

这一综合命题的解答不仅关乎技术本身,更涉及工程能力、产品开发以及技术实力的全面融合。只有全面应对这一挑战,企业才能在AI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