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寒武纪七年亏损路,陈天石身家760亿,AI芯片龙头何时扭亏为盈?

   时间:2025-01-03 21:23:4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热潮中,寒武纪科技公司的股价如火箭般飙升,其市值一度突破了2700亿元大关,成为市场上的一颗璀璨明星。

就在12月19日,寒武纪的股价在前一个交易日大涨8.34%的基础上,继续上扬,盘中最高价达到了654.99元/股,市值也随之攀升至2734.3亿元。根据同花顺iFinD的数据,截至2024年9月30日,寒武纪的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天石持有公司28.63%的股份,按12月19日的收盘价计算,他的持股市值达到了惊人的760.24亿元。

陈天石,这位1985年出生的科技天才,16岁便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后来更是成为了中科院计算所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在31岁那年,他毅然选择了创业之路,成立了寒武纪。

寒武纪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股价经历了巨大的波动。而在2022年,其股价还一度徘徊在50元左右。然而,此轮股价的暴涨,无疑与人工智能行业的蓬勃发展息息相关。平安证券的研报指出,随着AI大模型的应用日益广泛,不断解锁新的应用场景,AI正逐步向B端和边缘端拓展,对硬件终端及相关芯片提出了更新迭代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AI芯片概念的领头羊,寒武纪备受市场关注。

然而,尽管股价牛气冲天,但寒武纪的财务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自公司公布财务数据以来,已经连续7年处于亏损状态。无法摆脱亏损的困境,成为了寒武纪当前最大的挑战。

尽管如此,寒武纪在科技行业的地位依然稳固。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和终端设备中的人工智能核心芯片。过去三个月,寒武纪的股价月均涨幅都在10%以上,实现了三连跳。拉长时间来看,2023年公司股价反弹超过147%,今年以来更是暴涨了371%。这样的涨幅,在市值超过千亿的公司中,实属罕见。

寒武纪股价上涨的催化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ChatGPT的崛起让人工智能行业迎来了转折,作为算力芯片概念人气股的寒武纪也随之触底反弹。其次,寒武纪被誉为“中国英伟达”,在全球AI芯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英伟达的光环下,作为A股市场稀缺的AI芯片公司,寒武纪受到了市场的持续关注。定制AI芯片巨头博通的股价连续大涨,总市值破万亿美元,这也引发了资本市场对AI芯片技术路线变化的关注,AI定制芯片的市场前景因此受到资本的追捧。

AI芯片架构主要包括GPU、ASIC、FPGA等,而寒武纪选择的正是ASIC路线。与多个重要指数挂钩,也成为了寒武纪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公司不仅是多个人工智能主题指数的核心成分股,还在上月底被调入上证50指数以及中证A500指数。这使得一些追踪相关指数的基金被动配置寒武纪的股票,增加了市场对其股票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股价的上涨。

从公司内部来看,寒武纪的存货和预付款项均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的存货为10.15亿元,较去年末大幅增加;预付款项达8.54亿元,较去年末增长了4.77倍。这些数据的增长被视为公司业务扩张的佐证之一。长江证券的分析师指出,寒武纪存货增幅及绝对值达历史高位,可能是公司核心AI芯片产品陆续完成晶圆、封测生产,后续有望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充足支撑。

然而,在享受这轮“资本盛宴”的同时,寒武纪也面临着巨大的争议。从基本面来看,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仅为1.85亿元,但亏损却超过了7亿元。实际上,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寒武纪一直在持续巨额亏损。高额的研发投入是公司业绩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寒武纪的营业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研发费用却远高于同期的营收水平。2020年至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59亿元、7.21亿元、7.29亿元和7.09亿元,而同期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68亿元、11.36亿元、15.23亿元和11.18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85亿元,同比增长27.09%;但归母净利润亏损7.24亿元,同比增长10.31%;研发费用则高达6.59亿元。

寒武纪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为确保智能芯片产品及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的高质量迭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持续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入。

除了没有利润的支撑外,机构还预计公司未来的收入增长驱动力并不强劲。中航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由于国产AI算力芯片与英伟达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寒武纪的业务驱动主要由国产替代的需求产生,而非典型的市场化需求。因此,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主要以消化存货为主。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