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历史性突破1000万辆大关,中国正稳步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显著进步,也为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步入2025年,业界内外普遍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下一步动向,特别是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创新与整合。
近期,小米汽车宣布携手蔚来、小鹏、理想,共同推进充电补能网络的合作。小米充电地图现已整合超过14000个蔚来充电桩、9000个小鹏充电桩和6000个理想充电桩,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充电体验。这一合作趋势并非孤立现象,早在2024年4月,华为便宣布成立超充联盟,吸引了阿维塔、北汽、比亚迪等11家车企加入,截至同年12月,华为超充网络已覆盖全国510座站点。
国际市场上,特斯拉同样在扩大充电基础设施的合作伙伴范围,向其他品牌电动汽车开放其超充站。截至2024年底,特斯拉超充站已支持包括福特、通用汽车在内的多家车企电动汽车充电,进一步促进了充电网络的互联互通。
在换电领域,蔚来联合多家车企组建了“换电联盟”,宁德时代也携手长安、广汽等车企成立了“巧克力换电联盟”,推出标准电池块,采用底盘整包换电模式。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车企电动汽车底盘设计的契合,也为将来换电业务的共享提供了可能。然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梅指出,车企间的竞争关系导致愿意参与换电的车企相对较少,且单一车企的销量难以支撑换电站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中国充电联盟主任刘锴表示,当前换电场站缺乏通用性,阻碍了换电模式的规模化发展。换电联盟的出现,使得一座换电站能够满足多品牌车辆的换电需求,有助于提升换电模式的经济性。尽管如此,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指出,换电联盟的市场比例仍然较小,且需要准备两套电池,成本高昂,同时要求车企采用统一标准的电池包,这在实际操作中面临挑战。
在欧洲,充电网络的互通也在加速推进。根据欧盟规定,从2025年起,欧盟各国核心道路上将每隔60公里建设一个至少150千瓦的充电站。IONITY、特斯拉等网络以及壳牌等传统加油站正加速整合,建立充电桩网络。IONITY网络已覆盖24个国家的高速公路沿线,运营超过4500个充电站,而壳牌则通过Shell Recharge运营着欧洲最大的公共充电网络之一。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充电桩相关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2024年已超14万家。然而,面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不足。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472万辆,而公共充电桩数量仅为346万个,充电排队现象时有发生。用户普遍反映,充电桩品牌繁多,导致充电体验不佳。随着充电联盟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或将出现少数几个充电APP打通全国充电桩的情况,但这一过程仍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强调,加强政策交流与行业协同,建立标准层面的互认机制,是稳住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的关键。然而,在共同标准和融合的背后,利益分配和安全问题仍需解决。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充电平台APP的引流与收入分成问题,以及充电桩通用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都是亟待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