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悄然降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成为了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众多新能源车主在寒冷季节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是,车辆的续航能力会出现显著下滑,部分车型的实际行驶里程更是大打折扣。这一现象不仅加剧了车主们的“低温焦虑”,也让市场对新能源车辆在寒冷条件下的适用性产生了质疑。
为了深入探究新能源车辆在低温环境中的真实表现,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发布了一份名为《2024中国汽研汽车指数极北寒测测评洞察报告》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基于我国广阔的地理范围和多样的气候条件,结合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对市场上16款主流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型进行了复杂及高寒环境下的智能安全与高效节能性能测评。
此次测评覆盖了当前市场上最热销的主流SUV、轿车、MPV等车型,涉及自主、合资以及新造车品牌,确保了车型与品牌的全面性。测试依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复杂高寒环境测试评价规程》,涵盖了复杂环境和高寒环境两大场景,以及智能安全和高效节能两大维度,具体包括雾天安全、逆光安全、雪天安全,以及续航抗衰、充电效能、空调采暖六大测评项目,共九种工况。
报告指出,在雾天和逆光环境下,搭载激光雷达的测试车辆智驾系统表现普遍较好,通过率超过八成,显示出这些车辆在逆光和雾天环境下的智驾系统相对完善。然而,部分采用摄像头融合毫米波雷达方案的车辆在雾天和逆光环境下表现欠佳,相关企业应加强对视觉算法的优化与升级,以提高复杂环境的识别率与响应速度。
在路面积雪的场景下,测试车辆的智驾系统表现不佳,通过率不足四成。积雪导致的路面摩擦力减小,影响了车辆的制动性能。因此,企业需要加强智驾系统与行驶数据、车辆多传感器的融合,提升在雪天环境下的智驾系统学习和调控能力,优化算法和控制策略。
报告还显示,在复杂环境下驾驶车辆时,辅助驾驶系统可能会出现误判或响应不及时等风险,如主目标物识别转移、摄像头受限或致盲,以及激光雷达信号减弱等现象。对此,中国汽研汽车指数“极北寒测”专家组成员、智驾测评专家张江民建议,企业应基于测试数据,避免过度宣传智驾功能,同时加强对消费者的智驾功能教学,完善使用手册,并在智驾受限时强制性提醒消费者接管。
在续航、充电效能和空调采暖方面,测试车辆的表现直接影响驾乘体验。报告显示,测试车辆的续航抗衰通过率超过八成,表现良好,全续航过程中分配给驱动的能量最佳可超过83%,表明整车的能量管理技术和低温电池保温、加热技术应用得当。在充电效能测试中,优秀车型的峰值充电功率可达133kW,有效缓解了补能焦虑。
然而,空调采暖的通过率仅为五成,表现不佳。目前,PTC加热技术仍是低温环境下的主流方案,但热泵空调在零下20℃的环境中的应用效果欠佳。张江民表示,在平均温度零下20℃的高寒环境下,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低温电量平衡策略有待精细化标定,以减少不必要的油电转化过程,提升混动系统效率,并降低电量耗尽后的燃油消耗。
针对冬季新能源车辆的保养和使用,报告还给出了一系列建议。在充电方面,由于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活性会下降,导致续航里程变短,因此冬季应特别注意电池的保养。建议尽量做到满充满放,当电池电量在50%~70%时及时充电,若车辆停放时间超过一周,最好再充一次电,并尽量避免在0℃以下的环境充电。
在行车前,车主应对车辆进行“热身”,包括清除车窗玻璃和前后车灯上的积雪,并预热车辆的电路和电池组,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在行车过程中,应合理控制车速,避免急加速与急减速,保持足够的跟车距离,并留意可能存在的暗冰。同时,建议开启除雾功能,保证良好的驾驶视野,在恶劣天气下做好手动接管的准备,并关闭滑行能量回收功能,以防车轮打滑。
对于长途出行,车主同样需要合理控制车速,保持足够的跟车距离,并留意可能存在的暗冰。通过这些措施,车主可以在冬季更好地保养和使用新能源车辆,确保行车安全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