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已突破2400万辆大关,年销量更是迈过千万辆门槛。这一迅猛增长的趋势,促使车企纷纷加快布局充电网络,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补能需求。近日,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了一项战略合作,双方将在超快充网络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内容,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相互开放各自专有的超快充网络,共同构建一个覆盖中国420座城市、拥有超过2万个充电终端的超快充网络。这一举措不仅将显著提升充电便利性,还将推动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打破车企之间的“闭环”,共同做大补能“蛋糕”。双方还计划探讨合作建设联合品牌的超快充站,进一步推动充电设施的共享和优化。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使得用户对充电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据《2022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显示,96%的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充电效率高的快充桩。为满足这一需求,电池厂商纷纷升级技术,推出能够满足快充需求的4C、5C电池。然而,尽管电池技术的进步缩短了充电时间,但充电设施的不足却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截至2024年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仅为1235.2万台,远低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472万辆的水平。
面对充电设施短缺的问题,车企纷纷采取自建超充桩的策略。然而,这种各自为战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充电设施的数量,但服务对象单一,难以形成网络形态。因此,如何实现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充换电技术创新与标准支撑,推动产业各方协同升级,完善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充电设施之间的数据交互标准。
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意识到互联互通的重要性。特斯拉率先在中国大陆地区面向部分非特斯拉品牌新能源车辆试点开放充电站,推动“充电网络开放试点计划”落地。随后,小米汽车也迅速与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车企达成共识,接入其充电网络。根据合作协议,小米车主可以在充电地图上实时查看蔚来、小鹏、理想等车企的充电桩动态数据。长安、吉利、上汽通用等多家车企也接入了蔚来充电网络,共同推动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
不仅如此,小范围内的充电桩合作共享也开始“破冰”。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运营向公众开放的超级充电网络。该合资公司计划至2026年底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座超级充电站、约7000个超充桩,进一步推动充电设施的共享和优化。
业内人士指出,相比自建模式,车企采取多方合作、开放充电桩模式能更有效地提升基建布局。一方面,开放充电网络可以引入更多车型充电,从而降低企业自身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有更多充电网络加持更有助于销量提升。因此,未来将有更多的车企加入到充电设施互联互通的行列中来,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