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双新”补贴政策以及各地汽车促销政策的落幕,行业补贴的余温却并未消散。进入2025年,多个省市相继推出了地方性“双新”补贴接续过渡政策,继续为汽车市场注入活力。
在国补和地补的双重刺激下,消费者的购车热情被进一步点燃,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为了清理库存和抢占市场份额,各大车企纷纷祭出降价促销的大旗,新一轮的价格战悄然拉开序幕。
比亚迪并非孤军奋战,2025年以来,包括特斯拉、吉利、长安、奇瑞、广汽埃安、“蔚小理”、大众、丰田、本田等在内的超过20家主流车企,都加入了这场激烈的促销阵营。车企们推出的促销活动形式多样,包括国补和地补、限时优惠、限时补贴、购车红包、换新红包等,降价幅度普遍达到万元以上,且主要集中在农历新年前后,显然是为了迎合春节的购车热潮。
春节前夕历来是汽车销售的黄金时期,2025年的新春也不例外。汽车市场的价格竞争在市场预期之中愈演愈烈。瑞银投资银行近期预测,2025年1月将再现新一轮的“价格战”,并认为相关补贴政策可能已经提前透支了市场需求,而随着产能的扩大,“价格战”或将持续进行。
事实上,2025年的价格战是对2024年行业价格战的延续。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透露,2024年汽车行业降价规模达到了227款,远超2023年全年的148款和2022年的95款。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1.6万元,降价幅度高达8.3%。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价格竞争尤为突出,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1.8万元,降价幅度达到9.2%,明显高于同期常规燃油车新车降价车型的6.8%的降价力度。
尽管在去年7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16家主流车企曾联合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这一承诺显得苍白无力。新车的大量上市和市场供需失衡的状态,使得车企们不得不违背承诺,卷入价格战的漩涡。
这场价格战不仅让车企们苦不堪言,更让经销商们深受其害。作为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巨头,比亚迪要求供应商在2025年供货价格降低10%,这一举措直接加剧了供应商的降本压力。而面对行业严重内卷,不少汽车经销商选择闭门歇业,更有部分经销商因利润大打折扣而被市场出清。例如,老牌汽车经销商广东永奥集团因经营困境,旗下80余家4S店被查封。
汽车价格战给整个汽车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据中汽协委员李颜伟提供的数据,2024年1至11月汽车零售市场因价格战损失了1776亿元,较去年同期新增了931亿元亏损。同时,汽车行业收入和利润均出现下滑,销售利润率也低于近几年的水平。单车利润同样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1至11月汽车行业平均单车利润为1.5万元,远低于前几年的水平。
分析指出,若价格战持续下去,车企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研发投入或将受到限制,不利于技术创新和行业的持续发展。在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被明确提出,预示着政策方向和治理力度的加强。然而,2025年车市价格战能否真正停歇,仍需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