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浏览器作为互联网入口的地位似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新兴的大模型产品,正雄心勃勃地试图颠覆传统浏览器的角色,成为用户新的网络导航者。
去年,科技界传出消息,OpenAI计划开发一款名为Browser的浏览器,意在挑战Chrome浏览器的霸主地位。这一举动并不意外,毕竟OpenAI手握ChatGPT和ChatGPT Search两大热门入口,流量巨大,其野心勃勃地想要重塑浏览器市场的格局。
在国内,这股潮流同样势不可挡。多家大模型企业纷纷推出PC端应用,喊出了“浏览器不再只是浏览器”的口号,意图在PC端市场分一杯羹。其中,豆包、Kimi和文小言等应用凭借各自的特色,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
豆包PC版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存在。它几乎囊括了网页版的所有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AI化的适配。用户在使用豆包PC版时,可以无缝地调用AI功能,无论是搜索、看视频还是文字处理,都能感受到AI的便捷与高效。特别是豆包的AI看视频功能,能够自动分析视频内容,生成分段和概要,方便用户快速了解视频要点,这对于学术和工作群体来说尤为实用。
豆包PC版还提供了逐行翻译、总结并提取要点等功能,这些功能虽然在大模型应用中并不罕见,但豆包却将其与浏览器场景完美融合,让用户在使用浏览器的同时,也能享受到AI带来的便利。
相比之下,Kimi和文小言的PC版本则显得较为简陋。Kimi由于主攻长文本与逻辑,因此在图片、视频、音频等功能上并未进行太多拓展,其PC版更像是网页版的简单复制。而文小言PC版则更加“精简”,不仅功能有限,甚至无法添加更多的智能体,与文心一言网页版相比也大打折扣。
然而,简洁并不意味着不好用。在使用Kimi和文小言PC版的过程中,用户可能会发现,由于功能较少,内存占用也相对较低,这使得它们在运行起来更加流畅,尤其是在配置较低的电脑上表现尤为突出。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豆包和Kimi还推出了浏览器插件。豆包的插件功能丰富且实用,几乎涵盖了PC版的所有增量功能。用户可以随时调用AI搜索、音乐生成、总结页面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受限于插件本身的影响,豆包插件的使用体验可能不如PC版那么完美。
Kimi的插件则更加简洁,主要集中在AI对话和提高效率的小功能上。用户可以通过勾选、截图等方式提问,并获得多轮回答,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工作流程。然而,与豆包插件相比,Kimi插件的功能还是相对有限的。
尽管这些大模型产品试图颠覆传统浏览器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浏览器作为互联网入口的核心功能仍然无法被完全替代。无论是豆包、Kimi还是文小言,它们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这些大模型产品将会如何发展?它们能否真正替代传统浏览器成为用户新的网络导航者?这些问题或许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