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中国面对销量挑战,坚持价值导向策略
在近期公布的业绩数据中,保时捷全球销量显示出稳健增长,但中国市场却成为其全球五大市场中唯一出现下滑的地区。保时捷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潘励驰在面对销量低迷和经销商压力时,依然坚持“不以价换量”的原则,强调保时捷的目标是追求高质量而非单纯追求数量。
数据显示,保时捷去年在全球共交付新车31.07万辆,其中德国本土、欧洲(不包括德国)以及北美市场均实现了正增长。然而,中国市场却出现了28%的同比下滑,交付量仅为5.69万辆。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三连降,也反映出中国车市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困境并非突如其来。自2022年以来,保时捷在华销量便开始出现下滑,而2023年的下滑幅度更是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中国车市的价格战也在持续进行,蔚来、理想、问界等自主高端品牌迅速崛起,抢占豪华和超豪华车型的市场份额。这些品牌通过提升科技配置和智能化水平,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对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构成了挑战。
面对市场变化,保时捷始终坚持价值导向的销售策略。潘励驰表示,保时捷将根据中国市场的情况灵活调整车型供应,确保供应略低于需求,以维持价格稳定。然而,这一策略在中国市场似乎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随着自主品牌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购车观念的转变,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困境不仅体现在销量上,还体现在与经销商的关系上。去年,保时捷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向经销商压库,导致双方矛盾激化。部分保时捷经销商选择停止进车,并要求保时捷总部给予补贴和更换相关高管。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困境。
为了挽回中国市场,保时捷进行了人事调整。潘励驰接任保时捷中国CEO后,开始着手优化经销商渠道和调整销售策略。他计划到明年底将保时捷在华销售网点减少至约100家,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推出更多本土化的营销策略。这些措施旨在提升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经营质量,并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然而,面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消费者购车观念的转变,保时捷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调整销售策略和优化渠道。更重要的是,保时捷需要让中国消费者感受到其价值与价格相匹配。这要求保时捷在保持高品质和高价值属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
尽管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潘励驰依然对其充满信心。他表示,保时捷将继续坚持价值导向的策略,并根据中国市场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同时,保时捷也将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和本地化进程,以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购车观念的转变,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