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在2025年初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年度,中国汽车产量与销售量均突破了3100万辆大关,连续第二年站稳3000万辆以上的台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的表现尤为亮眼,年产销量首次双双超过1200万辆,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这一连串耀眼的数字,不仅展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大韧性和蓬勃活力,更彰显了其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日益重要地位。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自主品牌在全国乘用车市场的占有率已突破60%,同比增长了8.6个百分点。特别是在2024年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有率更是高达70%,同比上升了10.4个百分点。
从吉林长春的第一根基桩,到第900万辆解放牌卡车的下线,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辉煌历程。如今,中国汽车品牌已不再满足于20万元的价格天花板,而是不断向更高的价值链迈进,成功在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级别的市场中站稳脚跟。越来越多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实现了自主可控,中国汽车工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汽车强国迈进。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加速奔跑,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7月,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越了传统燃油车,并在此后的多个月份中保持了这一优势。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不断攀升,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也在11月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大关。从年产万辆到年产百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6年时间;而从年产百万辆到千万辆,同样只用了6年。这一“中国速度”的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系统的完整与高效。
汽车,作为“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的交汇点,其智能化趋势愈发明显。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L2级新车的渗透率达到了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更是高达11%。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汽车不仅听得懂你的话,还能模仿你的驾驶习惯,协助你完成用车过程中的各种指令需求。业内人士指出,汽车已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关键领域,智能化将持续提升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在智能化趋势的推动下,传统零部件也在进行转型升级。以智能底盘为例,上汽智己的灵蜥数字底盘、吉利的AI数字底盘、江汽集团的全域线控智慧底盘等纷纷亮相市场,为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越来越多的云计算服务商、软件算法开发商等跨领域企业也开始参与汽车制造,人工智能大模型陆续“上车”,汽车正逐渐成为集电子、计算、感知、视听等多技术为一体的“大号终端”。
业内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竞争将更多集中在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领域。这一领域的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将为中国汽车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充分的市场竞争也将激发更多的市场活力。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表示,企业应持续开展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不断提升核心能力,在关注汽车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安全可靠性,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