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月7日至10日,全球瞩目的科技盛会——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博览会(CES)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盛大开幕。作为连续多年CES全球官方合作的中国科技媒体,钛媒体今年的CES Talk to China stage以“科技引领,创新无界”为主题,邀请众多中国创新力量参与为期三天的“对话世界”系列论坛,共同探索科技及品牌全球化的路径。
在CES的开幕式上,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发表了开年演讲,他指出:“AI Agent或将成为下一个机器人行业的热点,蕴藏万亿级市场机会。”这一观点在展会上得到了充分印证,AI技术在多个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展会首日,钛媒体集团创始人赵何娟与FPSolution VC创始合伙人Lewis Hong、hohem浩瀚创始人陈敏以及Traini创始人孙邻家Arvin进行了以《当AI遇见未来:下一代智能终端的破局密码》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AI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终端硬件的影响。
在圆桌讨论中,各位嘉宾纷纷提到了黄仁勋的演讲,认为它点燃了整个CES的热情。陈敏表示:“黄仁勋的演讲让大家对AI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充满了期待,大家开始关注AI在不同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形态。”Lewis Hong则高度评价了黄仁勋的演讲,认为其火爆程度在历届CES中都是罕见的。
孙邻家指出,AI Agent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概念到落地,AI技术的场景应用日益丰富。他认为,今年可以被称为LLM(大型语言模型)AI硬件的元年。AI与各行各业的融合也带来了许多创业机会,尤其是在硬件终端领域,AI的火爆将催生出下一代终端产品。
陈敏表示,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让用户在日常生活中更轻松地感知其存在,减少使用负担。他提到,在CES展会上,眼镜成为了一个关注焦点,这只是众多可能形态中的一种。他们一直致力于提供无负担的用户体验,让智能拍摄设备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的高频需求产品。
在谈到市场推广时,嘉宾们一致认为,技术领先并不等同于满足市场需求。如何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找到真正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AI创新点,是创业者面临的一大挑战。Lewis Hong强调,创业者需要具备长期的专注与坚定性,同时也要有适度的灵活性和耐心。
以下是圆桌对话的部分内容:
赵何娟:各位嘉宾都不是首次参加CES,能否分享一下今年参加CES的感受和深刻印象?
孙邻家Arvin:我们公司专注于宠物AI领域,致力于开发端侧专家级小模型,帮助宠物主人与宠物更好地交流。此次参加CES,我深刻感受到AI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将今年称为LLM AI硬件的元年是恰如其分的。
Lewis Hong:我主要从事早期投资,关注太空能源和自动化等领域。黄仁勋的演讲非常精彩,我认为NVIDIA将在多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业界,能够与黄仁勋相抗衡的或许只有马斯克。
陈敏:我们专注于智能拍摄领域,利用端侧模型实现自动成片和智能跟拍。此次参加CES,我感受到了AI技术在各行业落地应用的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赵何娟:随着生成式AI的兴起,AI Agent的爆发将为AI与硬件或终端的结合带来哪些新机遇?
孙邻家Arvin:我认为AI Agent与操作系统深度结合后将形成AI OS,这将彻底改变硬件的交互方式。我特别看好Voice Agent,即通过语音进行交互的方式。在垂直领域,新一代AI硬件将率先取得突破。
陈敏:从用户场景出发,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端侧计算能力的成本显著下降,使我们能够在消费级产品中广泛推广智能影像技术。
赵何娟:在AI革命之后,硬件或终端领域经历了显著变革。然而,如何有效进行市场推广成为了一个挑战。各位嘉宾能否分享一下成功将产品推向市场的经验?
孙邻家Arvin:创业者需要从用户需求出发,关注痛点,并选择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市场。明确场景和用户需求后,再考虑采用何种技术以及如何实现。
Lewis Hong:关键在于创业者是否正在解决一个真实且确实存在的问题,并且是否拥有一个能够真正成倍增加效率或效果的解决方案。
陈敏:我们通常会从用户痛点出发,梳理几条主线,然后思考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用户体验。数据驱动是我们进行产品决策的重要工具。
赵何娟:AI带来了许多跨行业整合的机会,各位嘉宾是否有经历过或感受到这样的案例?
孙邻家Arvin:跨行业创业意味着创业者需要深入了解新行业的特点和用户需求,这增加了创业的难度。但一旦突破,带来的能力沉淀外溢将促进其他场景的发展。
陈敏:跨学科融合为产品开发带来了更多可能性。虽然起步难,但一旦突破,产品的成长期可能会比以往更快。
赵何娟:在下一个AI终端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才团队建设?
Lewis Hong:创业者需要具备长期的专注与坚定性,同时也要有适度的灵活性和耐心。以马斯克和黄仁勋为例,他们在过去20年间深耕于各自的领域,如今才取得了显著成就。
孙邻家:在创业的不同阶段,所需的人才类型各不相同。创始人需要不断寻找合适的人才,补足产品、增长和技术等关键领域。
陈敏: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跨学科人才,以满足用户根本需求。未来,我们将从用户需求出发,匹配合适的人才,以实现产品迭代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