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技术导则》,旨在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并推动充电服务的创新模式。该导则的出台,积极响应了国家关于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号召,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超级充电站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该导则的适用范围涵盖了《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发展规划(2024—2025年)》中确定的一级和二级超充站,旨在打造高质量的超充站服务体系,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在规范性要求方面,超充站的建设需符合国家、行业及北京市的相关标准规范,确保安全、高效、可靠。
导则中详细定义了超级充电终端和超充站的相关术语。超级充电终端的输出电压高达1000V,最大输出电流不少于600A,且在800VDC至1000VDC范围内,最大恒功率输出不少于480kW。超充站则是指配置了超级充电设备及其相关电气与智能化设备、配套设施的充电站,能够同时为多辆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在建设布局方面,导则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超充站的场地布置需考虑城市交通规划和路网布局,设置在便利车辆进出的位置。同时,超充站还应避免建设在剧烈振动、高温、易发内涝等不适宜的场所。对于配套设施,导则也做出了详细规定,包括标志标识、附属服务设施以及友好互动要求等。
在设备技术要求上,二级超充站的充电效率、功率因素和待机功耗需符合能效2级及以上的标准,鼓励一级超充站达到能效1级。超级充电设备的防护等级也需符合相关规定,且设备设计寿命宜达到10年以上。这些要求旨在确保超充站的高效、安全和可靠运行。
在竣工验收方面,导则规定了严格的验收流程和资料要求。建设单位需自行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竣工验收,并重点针对超充设备的基本构成、充电功能等参数进行现场检测。验收完成后,应留存完整的验收资料和证明文件。
在运营服务方面,导则要求超充站应配置专业巡检人员,定期进行线下实地安全运行巡视检查。同时,场站服务保障和其他要求也做出了具体规定,如充电设备日均在线率需达到一定标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等。为提升超充车辆的充电体验,导则还提出了引入容量占用费等差异化定价机制的建议。
此次发布的《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技术导则》,不仅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超级充电站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也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充电服务的创新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导则的深入实施,相信北京市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将更加完善,市民的充电需求将得到更好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