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驾新时代:产学研共话自动驾驶加速发展与未来挑战

   时间:2025-01-20 07:34:1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自动驾驶领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在备受瞩目的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上,英伟达携手丰田等业界巨头,共同宣布了合作开发“下一代汽车”的宏伟计划。与此同时,索尼与本田也不甘落后,他们在合作开发的首款电动车上,引入了前沿的AI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为自动驾驶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策的东风也为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车联网白皮书》预测,到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规模将逼近万亿元大关。这一预测无疑为自动驾驶行业按下了“加速键”,让人们对未来的智能驾驶充满了期待。

近日,“海谈科技”无人驾驶专场活动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上汽集团旗下友道智途的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及智能驾驶中心总经理衡量,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王亚飞,以及国泰君安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吴晓飞等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堂,就无人驾驶的应用趋势、技术路径及发展前景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尽管各位嘉宾来自产、学、研不同的领域,但他们的观点却高度一致。他们认为,自动驾驶产业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正加速成为中国的新质生产力,并有望带动整个产业链上的软硬件企业共享技术进步带来的市场红利。

在技术层面,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产业也迎来了爆发期。理想汽车、小米汽车、华为和赛力斯等企业纷纷推出了智能驾驶时间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业务。同时,特斯拉和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巨头在自动驾驶产业链的布局也备受瞩目。

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的早期研究者,王亚飞教授坦言,自动驾驶并非新鲜事物,但早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算法尚不足以支撑其落地。如今,随着软硬件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落地的可能性已经大大提高。他个人也经历了从初次体验自动驾驶时的紧张,到如今乘坐无人驾驶出租车时的轻松自在,感受到了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明显变化。

吴晓飞分析师则指出,中国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中的成本优势是一个重要优势。中国的科技型企业一旦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就能迅速降低成本,形成一个正向循环,这是很多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

衡量作为深耕自动驾驶领域的创业者,也分享了他的自动驾驶“初体验”。他将自动驾驶视为与无线通信、智能手机同等重要的一次技术革命。目前,友道智途正在依托上海洋山港“5G+L4”智能重卡项目的成功经验,聚焦特定场景与干线物流场景的自动驾驶产品,打造全新的业务模式。

在政策与技术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汽车自动驾驶的普及速度预计将大幅提升。据业界预测,2025年搭载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方案的乘用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王亚飞教授表示,随着各地条例的推出,自动驾驶技术的迭代速度和产业配套成熟度也将进一步加速。

对于自动驾驶产业链中的投资机会,吴晓飞分析师认为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面向C端的整车端应用,谁能够快速崛起,谁就能带动汽车销量的增长,进而改变盈利模式;二是未来可能出现的robotaxi等运营新方式,将带来全新的收费模式;三是与智能驾驶相关的零部件供应商,包括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等三个层面的零部件供应商。

然而,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王亚飞教授认为,可靠性是自动驾驶技术最大的瓶颈。无论是自动驾驶算法、传感器和执行器硬件,还是网络通讯等方面,都尚未达到绝对的可靠。因此,如何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可靠性,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无人驾驶技术对于长尾场景的容错率极低,而针对特殊边缘危险场景的数据获取难度大,成为制约自动驾驶应用落地的主要瓶颈。特斯拉的入场时间表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特斯拉团队预计,2025年其完全自动驾驶系统(FSD)将在中国推出,但具体还需等待监管部门的批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