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项旨在增强市场稳定性的重大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近日,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一项由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为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与措施。
中长期资金,通常指的是那些投资期限较长、追求稳定回报的资金,如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这些资金因其长期性和稳定性,被视为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中,短期资金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市场波动较大。因此,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比例,成为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市场稳健发展的关键。
为响应市场各方对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长期呼吁,金融部门近年来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2024年4月发布的新“国九条”就提出了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基础制度,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等举措。同年9月,中央金融办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和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等方向。
此次实施方案则是对之前政策的进一步升级和细化,重点在于从机制上引导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方案提出了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制、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以及扩大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等多项措施。特别是针对保险资金入市,方案明确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这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长期稳定资金。
实施方案还强调了长周期考核机制的重要性,提出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这一举措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加从容地投资资本市场,减少因短期业绩压力而做出的不理性投资决策。
为了塑造和形成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市场生态,方案还从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票回购力度、推动上市公司运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等方面进行了部署。这些措施旨在提升资本市场的吸引力,让中长期资金能够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回报和发展机会。
资金和预期是资本市场运行的两大关键因素。此次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的出台,不仅将为市场带来长期稳定的增量资金,更将稳定市场预期,为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