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驾大佬的“抑郁”之谜:技术拐点背后,是无尽的挑战与自我超越

   时间:2025-01-23 16:34:2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智能驾驶领域,城市NOA(Navigation on Autopilot)技术的突破被广泛视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在历经两年的预热后,终于迎来了业界的普遍认可与期待。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首席执行官靳玉志近期透露,在20万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L2+级别(包含高速NOA功能)的装配率已经达到了65%。更令人瞩目的是,2024年华为智驾活跃用户数突破了50万大关,智驾里程占比约30%,其中城区智驾时长占比高达45.2%。靳玉志预测,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将有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装备上城市NOA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尽管企业宣传中频频提及“拐点”后的全民智驾时代,暗示着数智汽车与传统汽车之间的鸿沟将日益扩大,且自家企业已站在智能驾驶的前沿,但在技术研发人员的视角下,这一“拐点”却显得更为务实与严峻。

地平线公司的副总裁兼首席架构师苏箐,拥有超过十年的AI与自动驾驶研发经验,他强调智能驾驶的真正拐点在于系统能否超越人类的驾驶水平。只有当智能驾驶的表现优于人类驾驶员时,其价值才会真正实现飞跃。苏箐的观点得到了长安汽车首席智能驾驶技术官陶吉的呼应,陶吉表示,他的终极目标是打造具身机器人,而在此之前,数智汽车是实现AI产业化的重要一步。

陶吉透露,长安汽车的智能驾驶目标首先是模拟老司机的驾驶风格,让用户能够放心地将驾驶任务交给系统;而最终愿景则是让智能驾驶系统成为用户的专属司机和助理,根据用户的喜好来调整驾驶模式。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远非易事。一位智能驾驶企业的内部人士透露,营销往往只关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工程团队则必须面对“怎么做”的挑战。他们每天需要解决的是一系列具体的技术难题,而非空洞的愿景。

苏箐坦言,他对智能驾驶技术的未来并不像一些同行那样乐观,甚至感到有些抑郁。尽管他带领团队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了能够应对复杂路况的智能驾驶系统,但他认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智能驾驶系统真正达到了他所定义的拐点。“我们只是看到了希望。”他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者能够明显感受到智能驾驶功能的快速迭代。特斯拉、小鹏等企业不断加快更新频率,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对于行业内部人士而言,这种快速的技术变革也带来了认知的不断颠覆与重建。

陶吉和苏箐等技术大咖已经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术语感到麻木。他们认为,任何技术都必须兼顾效率、成本、安全和用户体验,才能实现商业化。智能驾驶这种复杂系统没有“银弹”,也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它需要强大的工程能力来支撑,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可量产的产品。

苏箐指出,特斯拉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工程能力依旧遥遥领先。他强调,打造复杂系统需要有一个坚实的系统和底座,以及一个强大的工程团队来不断迭代和优化。在智能驾驶领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断试错才能取得成功。

面对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演进和挑战,这些技术大牛们展现出了既自命不凡又深感责任重大的形象。他们深知,只有不断克服技术难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