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回家的路似乎不再只是情感的寄托,更变成了一笔经济账的考量。对于在外奋斗一年的打工人而言,过年回家的花费成了一道不得不算的题目。
提及过年开销,不得不提到企业家刘强东的豪气之举:为家乡老人发放现金,为教师赠送巨款,为每户村民配备家电,总花费高达3000万元。这样的标准对于普通人而言,显然难以企及,但即便是普通打工人,回家过年的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金金,一位在深圳工作的女孩,今年特意计算了自己过年回家的花销。从深圳到哈尔滨的往返机票5600元,给父母的体检套餐3000元,孝敬父母的2万元,再加上给小辈的压岁钱、走亲戚的礼品、朋友聚会的费用以及个人的美容开销,总计高达42800元。这个数字让金金自己都感到惊讶,直言“没有万八千,都不好意思回家过年”。
金金的经历并非个例。倪倪,在北京工作的哈尔滨人,同样面临着高昂的回家成本。由于家乡成了旅游热门城市,春运期间的票更难抢,她不得不选择和朋友开车回家,单程的高速费和油费就要1000多元。她还在网上提前选购年货和家电,没回家就已经花了近2000元。
春节的开销不仅仅局限在交通和年货上,还包括走亲戚、买伴手礼、发红包等人情往来。在一些地区,即便是未婚的年轻人,也开始承担起发红包的责任。倪倪坦言,虽然自己还没有结婚,但也会替父母准备红包费用,给小辈儿的红包通常200元起,关系好的甚至能给到500元。
面对春节的经济压力,不少年轻人开始精打细算,甚至将消费降级的风潮吹到了春节假期。木木,一位山西太原的打工者,提前规划了自己的过年支出,将费用严格控制在1500元以内。她认为,春节期间人们容易因为氛围而大手大脚,因此越到年底越要理性消费。
而我老板,来自湖南,她今年在家族内部提倡拜年只聚餐不送礼,以减少浪费和开销。这一提议得到了家族成员的广泛支持,显示了人们对于春节消费观念的转变。
除了传统的物质消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过年或原地过年,将春节变成普通的假期或利用假期修复工作的疲惫。这种转变的背后,依然是经济账的考量。
然而,也有一些人因为经济压力而选择不回家过年。卡卡,一位平面设计师,因为试用期没过而囊中羞涩,选择留在北京寻找零工。凯西,一位在北京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女孩,原本计划春节旅游,但家中长辈的突然来访让她不得不留守北京。她尝试寻找春节零工,却发现门槛并不低,目前仍处于观望状态。
对于一些人而言,春节期间的零工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打发悠长的假期。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顺利找到零工,凯西就面临着位置太远、没有时间面试、办健康证等难题。她正在考虑接一些上门喂猫遛狗的活儿,以度过这个特殊的春节。
近年来,人们对于春节的选择更加多元,不再把回家团圆作为唯一的必选项,也不再只依赖物质礼物来维系关系。这其中有自主选择的成分,也有经济压力的无奈。在外奋斗一年的人们,在春节假期为自己减负的同时,也在寻找着新的过年方式。
春节,这个原本充满温情和团圆的节日,如今也变成了一场经济账的较量。然而,无论选择何种方式过年,最重要的是能够让自己和家人感受到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