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存在的保费高昂与投保困难等问题,金融监管总局携手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及商务部,共同推出了21项具体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通过优化保险产品与服务供给、完善保险费率机制、降低维修成本及提升车险理赔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全面改善新能源汽车保险环境。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改革举措直接针对车主普遍反映的保费贵、投保难等痛点。
据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副司长陆玉华介绍,新能源汽车由于出险率和维修成本阶段性偏高,导致部分车型保费与其风险不匹配,进而引发保费昂贵及投保不畅等问题。为此,四部门深入调研,从供需两侧入手,力求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与维修成本,破解投保难题。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为4395元,较燃油车高出63%。即便在排除车龄等因素后,新能源新车的保费仍比燃油车新车高出约10%。然而,保险公司却普遍面临亏损困境,2024年承保的新能源汽车达到3105万辆,但全行业承保亏损达57亿元。
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四部门推出的措施中,多数聚焦于当前消费者反映的投保难点。为迅速缓解部分车主遭遇的拒保问题,四部门提出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并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等推出的“车险好投保”平台将于1月25日正式上线。陆玉华副司长强调,当车主在其他常规渠道无法购买保险时,可选择该平台投保,所选保险公司不得拒保,这作为一项行业自律措施。
新规还致力于降低新能源车的出险率。鉴于当前新能源车的出险率明显高于燃油车,新规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与保险公司合作,培养车主良好用车习惯,从而降低车辆故障率及交通事故发生率。
在降低维修成本方面,新规提出丰富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供应渠道与类型,合理降低维修成本,并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同时,新规还支持保险行业研究发布新能源汽车安全指数、零整比及维修负担指数等数据,以引导汽车企业强化安全与维修经济性管理,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新规还提出推动新能源车数据跨行业共享、加强监管,以及提升理赔服务质效等即刻生效的措施。部分措施将在今年内陆续落地,如研究推出“基本+变动”的车险组合产品,以适应不同车主需求,如普通家用车仅需购买基本险种,而用于网约车的车辆则可在基本车险基础上增加额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