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惊人的1286.6万辆,与前一年相比,这一数字攀升了35.50%,市场占有率也大幅提升至40.93%,相比上一年度增长了9.38个百分点。这一年的市场繁荣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与制造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场上涌现出众多新兴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然而,在这股繁荣浪潮的背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回顾过去几年,一些曾经备受瞩目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如威马汽车、游侠汽车和奇点汽车等,如今已逐渐淡出公众视线。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势力品牌数量已从超过400家锐减至2024年底的不足40家,淘汰率高达90%,这一数据揭示了市场的严酷现实。
在这些倒闭的品牌中,一些品牌虽未实现量产,仅停留在概念阶段,对消费者影响有限,但仍有一些品牌,如极越汽车,在量产并销售后突然宣布解散,给市场和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冲击。2024年12月,极越汽车毫无预警地宣布解散,其CEO迅速清空相关账号内容,甚至有门店主播在直播中得知消息后,直接转为求职状态。这一系列事件不仅打击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信心,也让极越车主陷入了维修困境。
极越汽车的倒闭并非个例,哪吒汽车CEO张勇的离职以及合创汽车成为2025年首个倒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都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尾部新能源品牌的生存状况愈发艰难,消费者的选择也变得更加谨慎。
在这些倒闭的品牌中,威马汽车的车主群体受到了尤为严重的影响。据统计,威马汽车从2019年至2022年累计交付超过10万辆汽车,这意味着有10万多位消费者面临着售后无保障、原厂零配件缺乏等问题。威马此前承诺的电池终身质保、全天候上门服务等均成为泡影,二手威马汽车的价格也大幅下跌,车主们损失惨重。
恒驰汽车的车主们同样遭遇了不幸。在恒驰汽车尚未倒闭前,其车型恒驰5就频繁出现质量问题,如中控屏故障、续航严重缩水、刹车异响等。倒闭后,由于车辆销量不佳,车主们甚至难以找到拆车件进行维修。有车主无奈地在车后贴上“别撞,修不了”的标语,这一场景令人唏嘘不已。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需更加谨慎。建议选择那些由传统大厂背书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以降低潜在风险。同时,消费者应理性看待价格战,避免被低价所迷惑而忽视了车辆的质量和配置。有媒体报道指出,部分品牌在价格战中为了降低成本,对车辆的电机、电池等核心部件进行了减配,这对消费者的安全和用车体验构成了严重威胁。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者而言,过去的几年既是享受技术革新和价格优惠的狂欢时期,也是面临品牌倒闭和售后无保障的考验时期。他们既享受着远低于传统燃油车的价格带来的超越体验,也面临着因品牌倒闭而带来的售后维修难题。然而,正如事物发展的规律所示,风险与机遇并存,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需更加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