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蜿蜒山路上,一辆满载科普展品的特殊车辆缓缓驶来,这是中国科协组织的科普大篷车,它正驶向位于山坳中的东山乡中心小学。经过长途跋涉,从国道转入县道,再绕过曲折的山路,大篷车终于在孩子们的期盼中抵达了目的地。
操场上,科普老师们迅速行动起来,梵天塔、懒惰环、跳舞回形针等数十件展品被一一布置妥当。数百名学生瞬间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新奇的展品,有的甚至放下手中的碗筷,兴奋地跑来观看。四年级学生韦莉娟因准确回答了科普老师的问题,获得了亲自操作机器狗的机会。尽管初次接触,但她很快掌握了技巧,让机器狗做出各种帅气动作,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惊叹。
在东山乡中心小学,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观看机器狗表演,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科技的好奇与向往。校长兰桂宁感慨地说,科普大篷车为乡村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
百色市科协的黄若琳已驾驶大篷车下乡18年,她深知山区科普的不易。为了短短两小时的活动,往往需要一天一夜的颠簸。雨季时,险峻的山路更加泥泞湿滑,但黄若琳从未退缩。她说:“越不好走的地方才越要去,这就是大篷车的使命。”
这张图片记录了大篷车行驶在崎岖山路上的瞬间,它不仅是科普的使者,更是连接城乡的桥梁。24年来,科普大篷车已行驶5800多万公里,将科普知识带到了科普覆盖最薄弱的社区和乡村基层。
在中国,科普事业正蓬勃发展。以实体科技馆为依托,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数字科技馆等协同发展,极大提升了科普资源的可及性。据统计,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从2010年的3.27%提升至2023年的14.14%。
春节期间,科普大篷车还将开展一系列趣味科普活动,走进社区、乡村和大集,让更多人感受到“科普年”的魅力。基层科普工作者们表示,他们的坚守与付出,就是为了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好奇与喜悦的笑脸。这份成就感,是他们继续前行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