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汽车智能化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多家汽车企业不仅在市场拓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还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场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自动驾驶行业的融资活动和估值水平持续攀升,端到端技术的兴起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市场对2025年的自动驾驶出行充满了无限期待。
这一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自动驾驶的“元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推动了“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项目,并选定了20个城市作为首批试点。各地积极响应,纷纷出台了自动驾驶相关的地方立法,加速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和拓展。武汉街头,百度萝卜快跑自动驾驶服务成为了网络热点,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也正式亮相,吸引了广泛关注。
在福布斯发布的2024年《全球自动驾驶十大里程碑》榜单中,萝卜快跑的第六代无人车上榜,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自动驾驶企业。特斯拉FSD系统的不断升级和可能进入中国市场的消息,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对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的热情和想象。资本市场迅速作出反应,地平线、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佑驾科技等中国自动驾驶公司纷纷抢滩上市,成功在港交所及美股市场挂牌,推动了自动驾驶行业的融资和估值不断攀升。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指出,2025年将是自动驾驶的决胜之年。Robotaxi的BOM成本已从最初的300万元大幅降至7万元甚至更低,NOA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预计到2025年,将有成本在3000元以下的NOA产品投放市场,其渗透率有望超过40%。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公司计划于2025年6月在美国得州奥斯丁推出全自动驾驶(FSD)版本,并计划在2027年将其推广至北美市场。
开源证券认为,自动驾驶的核心阶段在于L4级Robotaxi的功能和体验。特斯拉Cybercab的发布标志着2025年至2026年期间,美国L4级自动驾驶将大规模落地并实现商业化。国内与海外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意味着国内真正的L4级自动驾驶时代已经到来,投资时机已经成熟。
从市场表现来看,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市值规模已达3.34万亿元,其中9家企业的市值超过千亿元。比亚迪、海康威视、赛力斯的市值位居前列。2024年,自动驾驶概念股股价平均上涨8.95%,其中双林股份和江淮汽车的股价涨幅尤为显著,分别上涨了167.55%和132.42%。进入2025年,尽管自动驾驶概念股股价平均下跌了0.31%,但整体表现仍强于大盘,广和通、博通集成、拓普集团等企业的股价涨幅居前。
在业绩方面,长城汽车、赛力斯、韦尔股份等企业2024年的净利润规模位居前列,均超过了10亿元。长城汽车因致力于高质量发展、海外销售增长以及国内产品结构优化等因素,预计2024年净利润将达到约124亿元至130亿元,同比增长约76.60%至85.14%。移远通信等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推出了丰富的C-V2X产品线及高精度定位模组,满足了自动驾驶领域对高性能GNSS系统的需求,其2024年业绩预计同比增长约49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