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欧关系波动之际,中国汽车行业与欧盟之间的贸易纷争再度升级,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据悉,欧盟委员会于2024年10月底宣布,将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实施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措施,该决定自10月31日起正式生效。
此次反补贴税征收波及多家中国车企,其中比亚迪面临17%的税率,吉利则需承担18.8%的税负,而上汽集团的税率更是高达35.3%。对于与中国车企合作的公司,欧盟统一征收20.7%的反补贴税;对于未予合作的公司,则同样施以35.3%的高税率。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提交个别审查请求后,被特别裁定征收7.8%的关税。
面对欧盟的这一举措,中国三大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迅速作出反应,携手向欧盟普通法院提起诉讼,正式挑战欧盟委员会的裁定。这三家车企不仅提交了详尽的法律文件,还表达了对此次反补贴调查的不满与质疑。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也对此事发表了看法,明确指出欧盟对华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存在不合理、不合规之处,实则是保护主义行为的体现。中方对此裁决结果不予认同,并已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正式提起诉讼,誓言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上汽集团同样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指出欧盟在补贴认定上存在明显错误,不仅忽视了关键信息,还未能充分听取和考虑车企的抗辩意见。上汽集团表示,他们已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了积极抗辩,并将继续通过法律途径,将此事上诉至欧盟法院,以期获得公正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