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期间,两部备受瞩目的作品成为了公众热议的焦点:一部是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另一项则是AI领域的新兴势力DeepSeek。
尽管这两者在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联,一个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另一个则是AI技术的后起之秀,但它们却在这个春节意外地产生了共鸣。不少观众在电影院观看《哪吒2》时,看到影片中十二金仙对龙族的争议、捕妖队的无辜抓捕以及龙族的反击,不禁感慨:艺术源于生活,而现实往往更加残酷且毫无道理,这种情感与DeepSeek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不谋而合。
DeepSeek,这家AI领域的初创公司,近期因其独特的技术路径和创新精神而备受瞩目。在AI行业普遍沉迷于算力军备竞赛的背景下,DeepSeek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优化算法结构,针对技术瓶颈实施“靶向治疗”。通过MLA(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MoE(混合专家模型)以及多令牌预测(MPT)等创新技术,DeepSeek成功降低了长文本推理成本,解决了路由崩溃难题,并显著提升了推理速度。
这些创新不仅使得DeepSeek能够以较小的算力成本实现高效的AI模型训练,也为其在AI领域树立了独特的地位。据DeepSeek公布的数据显示,其AI大模型DeepSeek-R1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的性能可与OpenAI的GPT-4相媲美,而训练成本却仅为GPT-4的极小一部分。
DeepSeek并没有选择追求“通用智能”的道路,而是从垂直场景切入,先在数学、代码等领域实现优异表现,再逐步分阶段完善其他领域的能力。这种策略不仅使DeepSeek能够快速成长和建立差异化优势,也为其在AI领域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然而,DeepSeek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近期,该公司遭受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和攻击。部分西方国家和组织开始“重点关注”DeepSeek,甚至发起国家安全调查。在国内舆论场,也有一些所谓的“极客”开始对DeepSeek的技术细节发起攻击,声称其涉嫌“抄袭”或“技术不透明”。
更为严重的是,DeepSeek的服务器集群在春节期间遭受了大规模DDos恶意攻击,攻击总量相当于整个欧洲三天的网络流量总和。为了保护DeepSeek,多家中国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入保卫战,贡献自己的力量。经过83个小时的鏖战,成功将攻击流量压制到极低水平,捍卫住了DeepSeek和中国AI产业的尊严。
尽管DeepSeek在模型本身和创新路径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远未达到超越行业巨头的地步。然而,其出现却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甚至遭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围剿。这种氛围中,谁在心虚、谁在带节奏、谁想要霸权永固,其实不言而喻。
DeepSeek就像初露锋芒的哪吒,正试图以技术突破打破封锁,用开源生态重构AI行业的规则。尽管未来充满未知和挑战,但DeepSeek的出现无疑为AI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