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言科技报道了周鸿祎对于DeepSeek技术突破背后原因的深度剖析。周鸿祎指出,DeepSeek之所以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人才战略、组织结构、创新文化以及专注的目标。
在人才策略方面,DeepSeek的研究团队主要由年轻人构成,他们都是国内名校硕士或博士毕业,且毕业时间不超过五年。这一策略与许多大公司追求丰富经验的研究人员截然不同。DeepSeek的负责人梁文锋曾明确表示,他们的招聘标准是“聪明加热爱”,而非依赖过往经验。在大模型研究尚属新兴领域的背景下,以往的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经验反而可能成为创新的阻碍。周鸿祎强调,面对技术变革,一张白纸和第一性原理才是推动创新的关键。
在组织结构上,DeepSeek采用了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整个团队仅有一百多人,分为三层:梁文锋、小组长和一线员工。这种简洁的层级结构使得信息传递更加高效,决策过程更加迅速。许多小组长并不负责绩效考核,而是专注于协调资源和促进团队合作。这种自由宽松的研究风格为团队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周鸿祎进一步指出,DeepSeek的创新文化是其成功的另一大因素。梁文锋对创新有着极高的追求,鼓励团队成员进行突破式创新。他亲自为高风险项目负责,即使失败也不会让团队成员承担责任。这种文化使得DeepSeek能够不断挑战自我,推动技术边界的拓展。
DeepSeek在资金运用上也具有自主权。周鸿祎提到,DeepSeek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研究,无需受制于外部投资者或CEO的压力。这种财务独立性使得团队能够自由地进行研究探索,不受短期业绩目标的束缚。
最后,周鸿祎强调了DeepSeek的专注目标。尽管资源有限,但DeepSeek能够将其资源高度聚焦于核心研究领域。这种专注使得团队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下取得显著的成果。
周鸿祎的这番言论不仅揭示了DeepSeek成功的秘诀,也为其他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他提到,自己在某个群组里看到的关于DeepSeek成功要素的总结,让他对公司的人工智能策略进行了反思。这无疑表明,DeepSeek的成功经验值得业界广泛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