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自达汽车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在28年的历史长河中,其汽车标志将迎来首次革新。这一消息由《日本读卖新闻》等多家权威媒体于1月28日报道。
据悉,新款标志在保留马自达经典“翼形M”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致的优化。尽管整体框架改动不大,但在细节上却有了诸多调整。新款标志取消了原有的金属抛面纹理设计,转而采用黑白配色,造型更加扁平化。同时,英文标识“MAZDA”也进行了更新,字母全部采用大写,并使用了全新字体,整体视觉效果更为简约大气。
回顾马自达的车标历史,此次更换标志是其历史上的第16次。早在1954年,马自达就开始使用英文大写字母“MAZDA”作为标识,并融入了蓝白色调。随着时间的推移,标志经历了多次调整。1997年,马自达首次推出了沿用至今的“M”造型车标,这一标志以翅膀状V形图案与椭圆形相交,形成了独特的“M”造型。而在2015年和2018年,马自达又对标志进行了微调,但变化并不显著。
此次新款标志的最大特色在于其扁平化设计,这一趋势在当前汽车行业尤为流行。事实上,包括大众、宝马、日产等在内的众多跨国车企,以及长安、吉利等自主品牌,都已经更新了品牌LOGO,并采用了扁平化设计风格。马自达此举无疑也是顺应了这一潮流。
作为日系汽车制造商,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近年来并不尽如人意。尽管其拥有长安马自达这一合资公司,但在电动化浪潮的冲击下,马自达的市场地位已经大不如前。目前,长安马自达旗下在售车型包括马自达3昂克赛拉、马自达CX-5等,其中马自达EZ-6作为马自达和长安汽车联合开发的新能源轿车,于2024年10月上市,但销量并未达到预期。
根据零售数据显示,2024年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为75540辆,同比下滑14.71%。其中,马自达CX-5销量最高,但马自达CX-50行也、马自达EZ-6等车型销量均不足5千辆。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马自达不得不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
事实上,马自达已经制定了详细的电动化转型战略。根据规划,马自达将在中国市场投资2000亿日元(约97.68亿人民币),用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几年内,马自达将陆续向中国市场投放纯电车型,并计划到2030年正式导入纯电动汽车,实现向电动化时代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