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电视市场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转折。《日本经济新闻》于1月25日报道,根据日本调查公司BCN的最新数据,2024年在日本销售的平板电视中,中国品牌占据了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这一比例自2004年以来首次突破50%大关。
数据显示,海信集团以显著优势领跑日本市场,市场份额高达41.1%。其中,海信从东芝收购的子品牌REGZA占据了25.4%的市场份额,而海信自有品牌则占据了15.7%。紧随其后的是TCL科技集团,其市场份额达到了9.7%,超越了日本本土知名品牌索尼和松下。
这一转变背后,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一方面,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日本家庭对智能电视的需求激增。另一方面,以高性价比著称的中国电视品牌,如海信、TCL等,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迅速扩大了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到2024年,中国电视品牌在日本市场的份额大幅增长了约20个百分点。
日本消费者对于电视品牌的偏好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日本消费者在购买电视时往往优先考虑本土品牌。然而,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坚持只购买日本本土品牌的产品。特别中国电视品牌在日本年轻消费者中赢得了广泛的青睐。这些年轻人对中国品牌更加熟悉,通常会通过网络查询产品的性能和价格信息,并在进店后直接指明要购买中国品牌的产品。
这一趋势也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在2月2日以《中国在日本的电视市场抢尽风头》为题,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文章指出,低估中国竞争对手的聪明才智是不明智的。中国电视在日本市场的畅销,以及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了国际财经报道的焦点。
回顾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日本电视品牌如松下、索尼等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享受到了中国经济腾飞的红利。然而,如今风水轮流转,中国电视品牌在日本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这种反转不仅体现了中国电视品牌的实力,也反映了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变化。
中国电视品牌在日本市场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商业启示。首先,年轻化策略在全球市场都具有普遍适用性。中国电视品牌通过猛攻日本年轻人市场,成功抓住了这一消费群体的需求。其次,性价比仍然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中国电视品牌利用全球供应链降低成本,推出价格亲民且性能突出的产品,满足了日本消费者的需求。品牌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也是成功的关键。中国电视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不仅注重品牌的建设和推广,还积极融入当地市场,进行本土化营销。
更重要的是,中国电视品牌进军国际市场的历程表明,发展国际市场需要耐心和持久战的精神。中国电视品牌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才在日本市场取得了如今的成就。这证明了国际化是一场超级拉力赛,需要企业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