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尔集团公布了其2024年的财务业绩,数据显示全球收入达到4016亿元,利润总额为3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和13%。这一亮眼的成绩,不仅彰显了海尔全球化战略的成功,同时也受益于国内“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推动。
事实上,海尔并非孤例,美的、奥克斯、格力等中国家电巨头同样在国家补贴政策的扶持下,实现了2024年的逆势增长。国家针对一级能效产品提供20%的补贴,二级能效产品提供15%的补贴,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家电市场的消费活力。
然而,家电市场的繁荣背后却隐藏着挑战。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降温,2024年上半年,二手房成交量下滑近30%,一手房交易量也同比下降了25%。作为家电消费的主要场景,新房装修需求的萎缩直接影响了家电行业的销量。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家电市场零售规模同比下滑0.2%,其中二季度更是同比下滑8.5%。
面对这一困境,国家出手相助,希望通过大规模补贴政策刺激家电消费。2024年7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统筹安排约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随后,商务部等四部门也印发了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通过国家补贴推动家电消费增长。
这次补贴政策的力度之大,堪比电商大促。根据政策,消费者购买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等8类一级能效产品,可享受销售价格20%的补贴,二级能效产品则可享受15%的补贴。以华菱大1.5P一级能效空调为例,其价格从原来的2300元/台降至1599元/台,降价幅度高达六七百元。
如此大的优惠力度,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数据显示,在2024年9月至12月期间,全国超过3700万名消费者参与了家电以旧换新活动,8大类家电产品实现销售量6200多万台,直接拉动消费近2700亿元。家电市场迎来了强势复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空调、洗衣机、冰箱等产品产量分别实现了9.7%、8.8%、8.3%的较快增长。
不仅如此,补贴政策还带动了整个家电产业链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员宋爽表示,政策驱动下的前端生产进入了全链条加速阶段,供应链上下游也在加速共振。这种“以销促产、以产促技”的循环效应,使得整个产业链正在实现全面共振,形成更具韧性的供应体系。
2025年补贴政策继续发力。2025年1月15日,商务部等部门印发了新的补贴实施方案,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品类纳入到补贴范围。这意味着,与2024年相比,新的补贴政策不仅覆盖了家电产品,还扩充了3C数码产品,这将进一步推动华为、VIVO、小米等高端手机业务的增长。
与家电产品注重性价比和功能性不同,手机等数码产品属于高频日常消费品,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加注重品牌和性能。因此,补贴政策将推动消费者购买更为高端的手机,从而利好中国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高端手机的溢价带来的利润能够支持企业的研发,有更多的资金去采购性能更好、工艺更好的零配件,推动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链实现高端化升级。
对于消费者来说,补贴政策是刺激消费换新的利好;对于家电数码厂商来说,补贴政策是带动整体销售量和业绩的福利;而对于整个家电产业链、消费电子产业链来说,补贴政策是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契机。中国工业升级的目标,正是借助政策利好,推动半导体芯片、摄像头等上游产业实现高端化升级,这是中国制造业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