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称为“AI应用元年”的当下,AI技术已深度融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催生了一批新一代AI技术掘金者。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职业身份,如程序员或运营人员,而是利用AI工具在数字世界中探索新的财富路径。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AI绘画师、AI视频创作者、AI文案写手等新兴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AI打工人通过驾驭AI工具,开辟了一条条全新的赚钱之路。有人借助AI生成设计图,接单量远超传统设计师;有人训练AI写作模型,为自媒体批量打造爆款文章;还有人开发AI客服系统,为数十家中小企业提供线上服务。
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职业生态,也重塑了人们对工作的认知。以下是几位AI打工人的真实故事,展示了他们如何利用AI技术在春节期间赚取可观收入。
在校大学生Bill抓住了春节期间人们对拜年祝福视频的需求,利用AI工具制作了一系列个性化拜年短视频。他通过输入关键词,如“福神”、“财神”等,AI迅速生成精美图片,再配以温馨的祝福语。这些短视频在抖音和视频号上迅速走红,不仅传递了节日的温暖,还为Bill带来了可观的流量分成和橱窗带货收入。其中,一个以“财神”为主题的短视频在发布后的24小时内播放量超过10万,带货佣金高达8000多元。
AI创业者王明兴则瞄准了春节期间人们对个性化头像和壁纸的需求。他利用AI绘画工具为客户定制节日主题作品,如带有红色灯笼、鞭炮和福字的壁纸,以及融合生肖元素的头像。随着订单的增多,王明兴提前制定了一套流程,从与客户沟通需求,到选择合适的AI工具和参数生成设计,再到根据反馈进行微调,效率大大提高。春节期间,他的工作室收入超过10万元,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发现了AI工具在节日主题创作中的巨大潜力。
大四学生晓雯则发现了AI起名的商机。她利用AI工具为宝宝起名,提供个性化、寓意好的名字。在春节前,她通过直播和社交平台推广自己的起名服务,吸引了不少年轻父母的关注。她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AI输入,生成多个名字供客户选择。春节期间,她的起名服务订单不断,收入突破万元。她计划注册自己的品牌,打造一个专业的起名平台。
超市销售员李玉明则利用AI工具成为了一名AI选品师。他通过ChatGPT等AI工具分析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筛选出潜力商品。为了吸引用户,他还利用AI生成吸引人的文案,并结合不同渠道和受众进行调整。春节期间,他通过朋友圈、社群和小红书等渠道推广商品,短短几天内就卖了5万元的货。AI技术不仅帮他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还让他能够更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
这些AI打工人的成功故事,展示了AI技术在创造财富方面的巨大潜力。他们通过驾驭AI工具,在数字世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财富之路。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故事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