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春运,新能源车主充电体验大升级,排队难题不再?

   时间:2025-02-05 04:00:1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的春运大潮中,中国高速公路上新能源汽车的身影愈发频繁,日均通行量已突破650万辆,与2024年同期相比激增60%以上。这一显著增长引发了公众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便利性的广泛关注。能否迅速找到充电桩、能否高效完成充电,成为了新能源车主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地服务区纷纷加大了充电桩的投放力度。春节期间,记者前往了交通枢纽重地——湖南,实地探访了长沙西服务区的情况。这里作为多条重要公路的交汇点,车流量巨大,但记者发现,与往年春运期间充电桩前排起长龙的现象不同,今年车主们等待充电的时间大大缩短。不少车主表示,现在大部分服务区的充电桩数量明显增加,排队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除了充电桩数量的增加,服务区运维团队还引入了超充桩技术,部分车型的充电时间从原先的半小时缩短至3分钟,实现了“一秒一公里”的高效充电。这一变化让不少新能源车主感到欣喜,他们表示,虽然仍存在些许充电焦虑,但超充桩的普及有效缓解了这一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充电效率,服务区还引入了充电机器人、应急充电车等新型充电设备。这些行走的“充电桩”能够灵活应对大车流,为所有车型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服务区内的新能源车排队充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在湖南能源大数据中心,记者见证了另一个支撑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的强大系统——智慧大脑“云眼”。该系统实时监测着全省超过8500座充电站,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预测拥堵站点,提前调度现场设备和人员。值班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平台升级和“云眼”系统的引入,他们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云眼”系统的指导下,湖南对多个繁忙服务区进行了扩建,增加了充电枪数量,提升了充电能力。以郴州欧阳海服务区为例,该服务区不仅建设了3分钟换电站,还将充电枪数量从4个扩建至20个。为了高效引导车辆到新建充电区,服务区工作人员借助“云眼”系统实时了解充电空位情况,进行远程引导。

过去一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产销量再创新高。高速公路上的新能源车数量不断增加,但充电保障能力的增强却让这些车辆越走越顺畅。据统计,到202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台,覆盖率达98%。而2024年全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更是达到422.2万台,平均每天约有1.15万台充电设施建成投运。

随着充电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智能运维系统的广泛应用,新能源车主们的“里程焦虑”正在逐渐缓解。在春运大潮中,一个个忙碌的充电站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每一次团圆的旅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