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驾驶领域,安全成为了各大厂商竞相强调的核心价值。华为率先发声,明确指出智能驾驶并非技术炫耀,而是安全至上,将安全视为智能驾驶的最高奢华。紧随其后,智驾科技也将安全提升到了信仰的高度,而Momenta与百度同样将安全作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首要考量。
尽管各家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性表现各异,但无一例外地将安全作为营销的重点。然而,在操控着重量达两三吨的钢铁巨兽时,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提升,对安全性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
特别是从L3级自动驾驶到L4级,容错率下降了整整三个数量级,这使得安全冗余成为了应对高等级自动驾驶严苛容错率的关键手段。部分搭载L2++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已经开始采用安全冗余设计,如理想汽车的AD Max车型,在智驾系统上不仅配备了高性能的激光雷达、高像素摄像头和先进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还加入了转向、制动和供电冗余,以确保行驶安全。
面向L3级以上自动驾驶的蔚来ET9更是将安全冗余做到了极致,全车七重安全冗余设计——包括驱动冗余、制动冗余、转向冗余、感知冗余、计算冗余、通信冗余和配电冗余,全方位保障行车安全。然而,这样的设计也带来了成本的增加,蔚来ET9接近80万的定价,很大程度上是对这些安全冗余机制的投入。
除了安全冗余,高等级自动驾驶还要求车辆采用基于超大算力中央计算平台、千兆以太网环网通信以及融合智驾域、座舱域、底盘域的整车操作系统实现的中央集中式架构,以确保从感知到执行的极低延迟。这一架构并非神秘不可测,而是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到域集中式再到中央集中式迭代演进的必然结果。
以芯片为例,它是智能系统的根基,基于超大算力芯片实现的中央计算平台是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的底座。蔚来ET9搭载了2颗神玑NX9031和1颗高通骁龙8295P芯片,强大的算力足以满足L3级自动驾驶的需求。而华为预计也会在其尊界S800车型上采用新一代智能驾驶芯片,以支撑其L3级自动驾驶架构。
为了实现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车辆还需要在转向和制动上完成线控化。线控化不仅能提高反应速度,还能使执行更加精准。在高速行驶中,即使是0.1秒的延迟也可能导致几米的行驶距离差异,而线控技术能将这一延迟大幅缩短。同时,数字信号传递指令和车辆状态信息,无论是从精度还是抗干扰能力上,都优于传统的机械或液压信号。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冗余、中央集中式架构以及线控技术等将成为高等级智能驾驶原生架构的必备要素。同时,激光雷达等高精度传感器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