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库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一场无声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据墨天轮中国数据库流行度排行榜显示,从2023年底的288个数据库产品到2024年底的227款,市场经历了显著的洗牌,同比减少21.18%。这一数据背后,透露出数据库行业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正步入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期。
矩阵起源的创始人兼CEO王龙,对于这一趋势有着深刻的认识。早在2023年,他就指出国内数据库市场呈现出割裂和碎片化的状态,尽管市场规模远落后于欧美,但数据库种类却几乎与国外持平。这种碎片化既可能是高速增长的信号,也可能意味着效率低下和过度竞争。
进入2025年,王龙对于数据库市场的看法更加明确:局限于传统“数据库”概念的创业企业,其机会已经微乎其微。转型,成为了必然的选择,无论是拥抱AI还是寻找新的突破口。王龙形象地比喻道:“就像冰箱里已经有了100个冰淇淋,再去成为第101个,并声称自己比别人好,这样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那么,转型之路究竟何在?矩阵起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自2021年成立以来,矩阵起源并未局限于数据库本身,而是致力于打造一个支持黑客帝国、虚拟世界的数据平台。其英文名“Matrix Origin”,便寓意着这一远大的愿景。
王龙提到了2019年Gartner的一份报告,该报告将所有数据相关产品统一归为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并自2020年起称为云数据库管理系统(CDBMS)。这一变化预示着企业IT架构的变革,即从传统的数据库或软件形态,转向更加以客户真实需求为出发点的数据管理系统。这种转变不仅拓宽了赛道的空间,也为数据库公司带来了升级和转型的机会。
矩阵起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在推出超融合异构云原生数据库管理系统MatrixOne后,公司融入了AI技术,推出了MatrixOne Intelligence(MOI)。这一基于云原生架构和存算分离设计的平台,旨在将企业内部的自有数据转化为能够服务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落地应用的AI-Ready数据。通过数据、工程和算法的创新结合,MOI旨在减少大模型的幻觉,提高其在企业应用场景下的精准度。
王龙表示,MOI的诞生得益于团队在原创All in One数据库技术上的积累,以及核心成员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丰富经验。他们站在AI和数据的交叉点上,或许将成为数据领域里最懂AI、AI领域里最懂数据的一批人。
在商业化方面,矩阵起源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王龙认为,商业化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产品市场契合度(PMF)。自去年八月开始与客户落地以来,矩阵起源已基本完成PMF,拥有了几十个付费企业客户。这些客户主要集中在传统实体行业,他们对于AI的需求主要是“代替人工”或实现降本增效。
出海也是矩阵起源商业化的重点之一。公司通过与海外合作伙伴联合运营的方式开拓市场,并已拥有了一批海外客户。王龙相信,海外市场是检验产品含金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国外市场对新技术的接纳度和付费意愿更高。
然而,在迈向更大成功的路上,矩阵起源也面临着挑战。王龙坦言,目前资本市场主要关注天使轮小项目和准备上市的项目,而对于像矩阵起源这样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但仍在亏钱的项目,融资变得尤为艰难。这种投资风向意味着A轮到C轮的断档,给企业的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尽管如此,王龙依然对矩阵起源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公司将继续聚焦于能从产品中获得最大价值的行业,如传统实体行业,并加快商业化的步伐。同时,公司也将继续加强团队建设和技术研发,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王龙还指出了大模型与数据库结合的广阔前景。他认为,GenAI是未来五年内最有可能给世界带来革命性变化的领域之一。通过利用大模型让数据库变得更好用,以及替代传统数据管理领域里的初级工作,大模型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而矩阵起源正在做的,就是搭建起大模型与数据库之间的桥梁,让这一变革成为可能。
回顾创业以来的历程,王龙感慨良多。他表示,尽管过程中充满了遗憾和挑战,但自己始终不变的驱动力是“想做有价值的事”。通过产品和技术影响更多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这是王龙和矩阵起源团队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