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国人深厚情感与仪式感的传统节日,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映射出社会经济的脉动与变迁。近期,时代周报与时代财经携手推出《小城大年》系列报道,深入探究春节经济现象及时代背景下的细微变化。
在2025年春节的长假期间,一款名为DeepSeek的国产大模型在App Store上大放异彩,凭借“开源、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迅速登顶。游戏科学CEO冯骥对其赞誉有加,称之为“国运级科技成果”。DeepSeek不仅跻身全球大模型领先行列,更对科技巨头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英伟达股价单日暴跌约17%,市值损失惊人。
DeepSeek掀起的AI浪潮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开始接触并使用AI工具。这股热潮也悄然渗透到了中国的三四线小城。然而,当记者走进安徽庐江县进行实地探访时,发现尽管有部分居民听说过DeepSeek,但真正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工具的人却寥寥无几。在这里,春节的氛围依旧传统而温馨,AI技术的革新似乎还未触及这里的日常生活。
在上海的一家设计工作室里,设计师佩利正熟练地操作着Midjourney软件。她表示,如今客户都希望设计作品能融入AI元素,尤其是在节日营销宣传中。通过使用Midjourney,佩利能够迅速根据客户需求调整设计风格,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她展示了输入“赛博朋克春节”关键词后,AI即时生成的融合机械龙鳞与霓虹灯笼的概念图,令人赞叹不已。
生成式AI对设计行业的影响尤为显著,常熟理工学院的副教授赵仕奇指出,这类工具能够大幅提升设计师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在创意构思阶段。然而,在县城及乡村地区,这一趋势并不明显。庐江的家居设计师洪洪对DeepSeek感到陌生,她表示在家居设计领域,现有的国产软件已足够使用。
同样,在安徽枞阳,小学老师小张虽然偶尔使用AI工具生成内容提纲或新闻总结,但对于更复杂的AI应用如绘图、翻译等,她几乎从未接触过。四川农村的一位自媒体工作者也表示,她的视频文案和电商图片都是亲自创作,从未使用过AI工具。从庐江到上海,从枞阳到四川,AI工具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江勇认为,AI技术的普及实际上使资源分配更加平等。城市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于人才,而非AI技术本身。只要有人才懂得运用AI,即使在二线城市,也能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DeepSeek的崛起或将加速AI技术的普及。麦肯锡报告显示,生成式AI预计将为全球经济贡献约7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将占据三分之一。同时,AI将加速自动化进程,预计到2030年,约50%的工作内容将实现自动化。在中国,这将带来约2亿劳动者的技能转型挑战。
尽管AI工具在某些领域表现出色,如服装设计、内容创作等,能够降低成本并提升生产力,但它们并非无所不能。上海某公关公司的小潘尝试用ChatGPT生成控评评论,却发现内容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和情感表达。相比之下,DeepSeek在中文思维方面表现更佳,能够理解中国特色梗,其生成的文本更加生动且充满人情味。
DeepSeek不仅在自然语言处理上表现出色,其新发布的开源多模态统一模型Janus-Pro也结合了图像理解和生成能力,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DeepSeek的API服务定价远低于OpenAI的模型,吸引了众多云服务提供商的加入,如腾讯云、华为云等。
随着AI终端的加速发展,预计AI技术将更快到达用户付费的临界点,带来类似“iPhone 4时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