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与日产汽车合并谈判宣告破裂,双方终止合作计划。近日,两大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与日产正式宣布,已决定终止此前推进的合并谈判,这一决定标志着双方长达一个多月的合并进程以失败告终。据多方消息透露,谈判的破裂主要源于双方在合并后股权分配比例及控制权归属上的严重分歧。
据了解,本田方面在谈判中提出了希望日产成为其子公司的方案,然而这一提议遭到了日产管理层及董事会成员的强烈反对。日产方面对于品牌独立性和未来发展主导权的担忧,成为了双方谈判中的一大障碍。随着协商陷入僵局,日产最终决定撤回此前签署的初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关系就此终止。
在谈判过程中,本田与日产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此前,市场普遍对两家车企的战略合作充满期待,认为合并将有助于双方扭亏为盈。然而,随着合并计划的终止,本田汽车股价短线拉升,涨幅一度扩大至8%;而日产汽车股价则出现跳水,由涨转跌超过4%,最高时段下跌幅度甚至达到5.3%。
回顾双方的合并规划,本田与日产原计划以控股公司形式进行合并,合并后的实体将实现年销售额超30万亿日元、年营业利润超3万亿日元的目标。这一合并计划旨在应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快速变化,与特斯拉、中国车企等竞争对手展开角逐,并有望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然而,在合并过程中,本田方面希望占据主导地位,包括任命控股公司总裁及大多数内外部董事等,这引发了日产方面的强烈不满。
本田方面还对日产提出了严格的业绩要求。本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曾表示,到2026财年,日产汽车的年营业利润至少需要增长三倍,才能顺利完成双方计划的整合。然而,截至2024年9月,日产的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90%,全年盈利预期也大幅下调至1500亿日元,仅相当于本田同一财年预计营业利润的10%左右。这一差距使得本田对日产的业绩要求显得过于苛刻,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分析人士指出,本田与日产作为日本汽车行业的两大巨头,各自拥有悠久历史和重要技术,尤其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各有建树。因此,双方的合并不仅是一场规模宏大的产业和技术整合过程,还需要考虑复杂的资本背景和市场环境。在谈判过程中,本田对日产的要求过高,而日产方面则不愿丧失主导权,这使得双方难以达成共识。
此次合并谈判的破裂再次凸显了汽车行业竞争格局下的复杂挑战。在全球汽车行业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企业整合面临着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对于本田和日产而言,未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将成为双方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