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县城春节“车展”:三十万电动车不敌BBA,新势力何时能翻身?

   时间:2025-02-05 23:03:1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春节返乡,开什么车成了不少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心中的一道坎。对于许多出身县城、在都市拼搏的人来说,这不仅仅关乎归家的速度,更是一个关乎面子的考量。

在讲究攀比风气的小城镇,车辆的档次往往成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直观标尺。这一年过得怎么样,一把车钥匙便能泄露天机。

然而,近年来,返乡青年们面临着一个新难题:那些售价三四十万、甚至超过传统豪华品牌BBA的新能源车,在家乡父老眼中却成了“陌生人”。

你在大都市摸爬滚打,终于有能力购入一辆价值不菲的新能源汽车,本想借着春节这个一年一度的“展示”机会,让父母脸上有光。殊不知,在村里人眼中,烧95号汽油的奔驰远比烧92号汽油的哈弗来得高端,开BBA的不是老板就是高管。

他们不了解,那些只需充电便能疾驰、智能驾驶技术远超传统车型的问界、蔚来、理想等品牌,价格竟然比入门级奔驰还要高昂。有人刚夸了两句车的外观大气、屏幕大,就有人跳出来说:“你不懂,城里打车都是电动车,十几万就能搞定,有的连贷款首付都不用。”

在这样的环境下,攀比之风盛行,结果往往是,你开着价值三十万的新能源车,却比不上邻居那辆二十万的奔驰有面子。

那么,乡镇地区的人们真的只认车标不识货吗?春节期间,通过与多位返乡的电动车车主交流,「定焦观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李琛开着特斯拉Model Y回到山西原平的老家,邻居们纷纷围观,被那块大屏幕所吸引。有人好奇地问:“这是个啥玩意儿,怎么跟电脑似的?”经过一番解释,大家这才明白,这既是仪表盘又是大屏幕,能导航还能看电影。

当被问及车价时,李琛回答“三十万”。这个价格在小城里足以买下一套九十多平米的两居室,因此每当这时,他都颇感自豪。在同学聚会上,他的Model Y也成了话题中心,总能吸引不少同学的围观和试乘。

同样,郝亮开着不到三十万的小米SU7回老家,也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他是河北曲阳人,在北京工作。因为经常回家,他特地在老家小院里安装了充电桩。没想到,这个春节,他的车位成了村里的“网红打卡点”。

郝亮认为,小米的宣传到位,村里不少人认识这车。尤其是年轻人,都跑过来拍照打卡,想体验一下新车。虽然长辈们更偏爱BBA,但试驾后也对小米的智能化表示认可。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王荔开着三十万的问界M7进村时,并没有感受到多少风光。街坊邻居的反应平平,有的甚至认为这种电动车在城市里才常见,价格也不贵。

王荔发现,在农村地区,高端的新能源品牌并没有多少排面。不懂车的人对电车、混动没有概念,更不了解智能驾驶;而懂车的老一辈则更偏爱BBA,觉得其他品牌都稀松平常。

总体来看,在下沉市场,如果想要讲排面,选BBA准没错。而开新势力品牌的车,能否吸引眼球,则要看运气了。

新能源汽车在下沉市场的普及程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乡镇的普及速度相对较慢,长途需求下,电动车尤其是纯电动车的续航问题让人担忧。

李琛的老家距离北京四百多公里,亲戚们对电动车没什么概念。每当有人坐车觉得“晕车”时,他才会解释这是电动车加速快导致的。而亲戚们则会立刻询问续航情况。

相比之下,南方地区尤其是旅游城市的电动车普及程度要高得多。张薇一家三口开着蔚来ES6从北京回浙江桐乡老家,一路上绿牌车逐渐增多,到了江浙地区,绿牌车和燃油车几乎各占一半。

除了地域因素外,充电不便也是制约电动车在下沉市场普及的重要原因。汽车之家的报告显示,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公共充电桩建设有待提速。

王荔的老家在北方的一座四线城市,大年初二晚上她想充电时发现,公共充电桩不仅数量少,而且很多被占用。出了市区更是连充电桩都难找。

安装家用充电桩也并非易事。物业的限制、邻居的反对以及高昂的安装成本都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新能源汽车在下沉市场的普及还与当地的消费水平密切相关。在欠发达的乡镇地区,绿牌车还处在从网约车向私家车过渡的阶段。

李琛记得几年前他开特斯拉回家时,几乎找不到充电桩。而现在虽然多了些,但主要还是网约车换成了绿牌车,本地车牌的新势力品牌仍然少见。

而在相对发达的下沉市场,新势力品牌的下沉速度更快。张薇在桐乡就看到不少理想、蔚来的身影。很多家庭在拥有了一辆燃油车后,会选择再添一辆电动车作为日常代步工具。

在下沉市场,买车不仅要考虑性价比,“面子”问题同样重要。那么,三四十万的预算,是买BBA、自主品牌新能源还是新势力品牌呢?

新势力品牌往往会因为面子问题而“落选”。不少有消费能力的家庭更偏爱BBA等传统豪华品牌。他们认为新势力品牌成立时间短且价格不菲,同等价位下肯定首选BBA。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开始转变观念。他们更愿意为国产高端品牌买单,尤其是那些注重环保、智能化的车型。比如王荔的一位老同学就花了上百万购买了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仰望U8。

尽管在传统观念中,BBA等合资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但下沉市场的新一代消费主力已经开始出现认知盲区。这将是一场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品牌之间的领域争夺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