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次元游戏领域,流传着一段传奇故事。有传言称,曾有业内人士向米哈游高管提问,认为谁才是米哈游最大的竞争对手。在腾讯、网易等巨头环伺的激烈竞争环境中,这位高管的回答出人意料:“我认为是鹰角。”他给出的理由是,鹰角与早期的米哈游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家被誉为“小而美”的厂商,在近两年也遭遇了发展瓶颈。目前,鹰角的绝大部分现金流依然依赖于五年多前推出的《明日方舟》。尽管一个月前,《终末地》的二测PV发布,依然保留了鹰角的独特风格;而最近举行的闭门试玩会,也展现了项目组的匠心与诚意,但能否满足广大“舟游玩家”的挑剔口味,还需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在某种程度上,《终末地》对于鹰角而言,就如同《原神》对于米哈游一样重要。一旦成功,鹰角将有望复刻米哈游的成功之路;而一旦市场和口碑不达预期,即便不会“一败涂地”,但鹰角这块二次元游戏圈的招牌,也可能会在《来自星尘》之后,再次蒙上阴影。
这或许是游戏行业中,那些自称“工业化高达”的厂商们,所无法理解的“手工匠人系厂商”的悲壮时刻。
《明日方舟》作为鹰角的代表作,为二次元游戏乃至整个二次元圈层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二游玩家的“鄙视链”中,舟游玩家相对于米游玩家,更加垂直和集中。这款游戏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世界观和角色设定,而这些都深受其制作人、鹰角网络联合创始人海猫络合物的影响。
海猫曾是一位资深的二次元同人创作者,他的同人作品在二次元圈子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而《明日方舟》的世界观和角色设定,也深受他此前同人作品的影响。例如,《明日方舟》中的干员星熊,就与“东方project”中的角色星熊勇仪在多处细节上有着相似之处。
鹰角网络的整体气质,在上海游戏四小龙中独树一帜。莉莉丝侧重数值卡牌,叠纸以女性向游戏见长,而米哈游则稳坐二次元赛道头把交椅。虽然鹰角在体量上无法与米哈游相提并论,但其影响力却不容小觑。用二游从业者的话来说,《明日方舟》对于二次元游戏的贡献,某种层面上并不比米哈游低。
鹰角的核心团队,几乎都是由内容创作者组成。除了投资方悠星系的几位股东外,自然人股东中包括海猫、主美唯(二维镜像前任社长)、主策樊润东、主程袁理以及战斗和关卡策划乐俊伟等人。这样的团队阵容,使得鹰角在游戏开发过程中,更加注重玩家意见和内容质量。
然而,当鹰角开始尝试从2D转向3D技术时,其短板也逐渐显现。为了弥补这一短板,鹰角推出了《来自星尘》作为试水作品。但这款游戏的推出,却遭到了部分玩家的质疑,认为其技术成分不足,有“消费自家品牌力”之嫌。
尽管如此,鹰角的同人社团底色,在此时却发挥了巨大作用。无论是制作者后续言辞恳切的道歉信,还是《明日方舟》颇具诚意的更新质量,都让《明日方舟:终末地》的开发进程,在资金层面上未受到太大干扰。
在《终末地》项目组中,海猫等核心决策者通常直接颁布指令或做出决策。而决策的产生过程,更像是同人社团式的“商量着来”。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决策圈以外的普通员工对最高决策层的观感很好,开发过程也更加高效。
但这样的模式并非完美无缺。一旦决策方向有误,修改方向和补全技术空白的成本会偏高。更重要的是,修改过程也需要时间。一旦市场方向有变或竞品率先上线,对《终末地》的预期上限将造成巨大打击。
为了弥补技术短板和吸引更多人才,鹰角开始从腾讯等巨头公司挖角。特别是腾讯天刀手游项目组人员大量出走时,鹰角趁机吸纳了一批3D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的加入,为《终末地》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团队规模的日益膨胀,鹰角面临的项目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但海猫等核心决策者的同人社团经历,却给了他们独特的优势。海猫在二次元圈子中的影响力不小,他的作品受众众多。这使得他在作为决策层的“新闻发言人”时,既能发布决策,又能缓冲来自员工的不同意见,营造利于项目开发的氛围。
在薪酬方面,鹰角也给出了极具竞争力的待遇。他们为很多能“造飞机”的工程师安排了“拧螺丝”的活,但薪酬上却实实在在给出了“造飞机”应有的待遇。鹰角还为所有员工购买了价值五位数的商业重疾险,覆盖所有疾病和既往症,并可挂到上海范围内所有公立医院和大部分私立医院的特需专家号。
这些措施使得鹰角员工的流失率在二游行业中特别低。领导层令出一门,技术大拿和高执行力团队合兵一处,这样的团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2024年底,《明日方舟·终末地》放出了二测PV,并举行了闭门试玩会。据现场试玩的朋友透露,目前试玩的内容仍是“开发中版本”,与后续的公开版本存在差异。最直观的差别在于“很多界面都带有命令行”。
在底层的Unity引擎开发上,鹰角使用了业内通行的“深度重制”思路。他们对UE4进行了架构层面的改写,只保留了架构和工具,内部的核心组件和内容都做了深度重构。特别是图形渲染部分做了相当大的改造,使得游戏画面更加符合《终末地》的独有画风与玩法。
相较于一测的“Demo”,二测的完成度更高,主要体现在战斗系统的推翻重做上。使其更接近主流的二次元动作游戏,节奏相对更快。但战斗并非《终末地》的主菜,其主要体验还是基于场景展开的一系列玩法系统,包括塔防、建造等。
可以看到,《终末地》依然带有鹰角特有的“作者游戏”气质。这或许是同人底色与制作人风格兼具的鹰角,能端出这样一道玩法与风格化叙事兼具的游戏的核心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