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鹰角网络:二次元游戏界的“手工匠人”,能否再现《明日方舟》辉煌?

   时间:2025-02-06 02:51:1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二次元游戏领域,一段传奇般的江湖故事曾广为流传。

据说,曾有业内人士好奇地向米哈游高层提问,询问他们眼中最强劲的对手是谁。在腾讯、网易等强大竞争对手环伺的环境下,米哈游高层的回答出人意料:“我们认为是鹰角。”其理由也相当有说服力:鹰角与早期的米哈游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以“小而美”著称的厂商,近年来也面临着后续作品乏力的挑战。目前,鹰角的绝大部分现金流仍然依赖于五年多前推出的《明日方舟》。

尽管一个月前发布的《终末地》二测PV仍然保留了鹰角的独特风格,并且在最近举行的闭门试玩会上,项目组也展现了极大的匠心和诚意,但这款游戏能否满足挑剔的“舟游玩家”,还需等待市场的检验。

在某种意义上,《终末地》是鹰角发展道路上的“原神”——如果成功,鹰角将有机会复刻米哈游的成功之路;而如果市场表现和口碑不达预期,即便不会“一败涂地”,鹰角这块在二次元游戏圈中的招牌,也可能在《来自星尘》之后再次蒙尘。

这或许是游戏行业中,那些自称“工业化高达”的厂商们所难以理解的,“手工匠人系厂商”的悲壮时刻。

回顾《明日方舟》的辉煌,它不仅是鹰角的代表作,更是二次元游戏乃至整个二次元圈层的重要一环。对于二游玩家而言,“舟游玩家”群体相对更加垂直和集中。这款游戏的世界观与制作人、鹰角网络联合创始人海猫络合物曾经构想的“Ⅲ–XANADA”世界观有着深厚的联系。

海猫的故事在二次元圈中并不鲜见。他曾是二维镜像同人社团的一员,这个社团以大量的“东方project”同人作品闻名。而二维镜像社团的许多成员后来都加入了鹰角,包括鹰角的主美唯,他同时也是二维镜像的前任社长和海猫的学长。鹰角与二维镜像之间一直保持着深度的合作关系。

《明日方舟》的世界观和角色设定中,有着不少“东方project”的影子。例如,《明日方舟》的干员星熊与“东方project”的角色星熊勇仪在多处细节上相似。而《明日方舟》的故事,也发生在一个类似“幻想乡”的世界。

在《明日方舟》上线前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内测中,游戏评分曾一度下滑,玩家反馈直指高难度的游戏设计和部分养成机制。海猫在直播中向玩家道歉,并承诺将进行大改。最终,《明日方舟》成功上线,并获得了二次元圈子中大量同人画师的祝贺。

这款游戏不仅重视玩家意见,还拥有快速的反应速度和强大的内容产能,以及可拓展性极强的世界观。这些特性使得《明日方舟》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同人游戏作品”之一。

而鹰角这家游戏公司,也因其独特的同人社团底色而显得与众不同。公司的股东列表中,除了投资方悠星系的几位股东外,其余几位自然人股东都出身于内容创作领域。这样的主创阵容在《明日方舟》时期或许已经足够,但当鹰角开始尝试2D转3D的技术突破时,便显现出了短板。

《来自星尘》是鹰角在这方面的一次尝试,然而由于技术成分不足,这款游戏的推出被部分玩家视为“消费自家品牌力”。尽管如此,鹰角的同人社团底色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凭借明日方舟的诚意更新和制作组后续的道歉信,鹰角在资金层面并未受到太大干扰。

在《终末地》项目组中,员工们对海猫等决策层的感知多来自开发进程中的指令下达。据项目组员工透露,鹰角的管理层并不存在“一言堂”,更像是同人社团式的“商量着来”。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决策圈以外的普通员工对决策层观感良好,开发过程也相对顺畅。

然而,这样的模式并非没有缺点。一旦决策方向有误,修改方向和补全技术空白的成本会偏高,而且修改过程也需要时间。因此,对于《终末地》这样的项目来说,时间就是压力。

从开发周期来看,《明日方舟·终末地》在2024年8月30日拿到了版号。然而,在腾讯和网易等竞争对手的压力下,鹰角需要尽快推出这款游戏以抢占市场。然而,从2023年的首测来看,鹰角在2D转3D的探索过程中并不顺利,无论是底层的引擎技术还是直观的“建造与战斗玩法结合”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鹰角开始大量招募3D方向的技术与玩法人才。恰好在这个时期,腾讯的《天涯明月刀OL》手游项目组发生了大量人员出走,其中不少3D人才加入了鹰角。

在招募人才时,鹰角往往会在工作能力的匹配上留有余量。这使得项目组的团队成员能力普遍超过岗位要求,一旦决定更改游戏方向或重新打造玩法流程,执行起来非常高效。这也使得鹰角整体的工作强度适中,员工流失率在二次元游戏行业中特别低。

随着团队规模的日益膨胀,鹰角也面临着项目管理的问题。然而,同人社团的经历给了海猫等项目负责人独特的优势。他们不仅可以在决策时发布指令,还可以缓冲来自员工的不同意见,营造利于项目开发的氛围。

在薪酬方面,鹰角给能“造飞机”的工程师安排了“拧螺丝”的活,但却给出了“造飞机”应有的待遇。鹰角还为所有员工购买了价值五位数的商业重疾险,覆盖所有的疾病和既往症,并且可以挂到上海范围内所有公立医院和大部分私立医院的特需专家号。

这样的待遇和氛围使得鹰角的员工流失率极低,团队战斗力强。在2024年的最后一个月,《明日方舟·终末地》放出了二测PV,并举行了闭门试玩会。据试玩者透露,目前试玩的内容仍是“开发中版本”,与后续的公开版本存在差异。

在底层的Unity引擎开发上,鹰角使用了“深度重制”思路,对UE4进行了改写,只保留了架构和工具,内部的核心组件和内容都做了深度重构。这样的改动使得游戏在图形渲染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尽管在测试环节很难发现优化方面的问题,但试玩者仍然认为,《终末地》在战斗系统的推翻重做后,节奏更快,更接近主流的二次元动作游戏。然而,战斗并非《终末地》的主菜,其主要体验仍然基于场景展开的一系列玩法系统,包括塔防、建造等。

即便上马了3D商业游戏必需的开发范式,《终末地》仍然带有鹰角特有的“作者游戏”气质。这样的气质使得《终末地》在玩法与风格化叙事上兼具特色,也展现了鹰角作为同人底色与制作人风格兼具的厂商的独特魅力。

尽管鹰角及海猫在面对外界时相对低调,但《终末地》这样的游戏仍然需要商业化。诸如“玩家是谁、玩的理由是什么、付费能力几何”等经典问题仍然需要回答。然而,从目前的开发实况和闭门测试的情况来看,《明日方舟·终末地》的成功率并不算低。

这不仅是核心研发团队上下一心的结果,更是海猫等决策层在每一个关键开发节点都与一线研发紧密合作的结果。这样的团队和氛围使得《终末地》在工业化游戏大行其道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出了“手工业朋克”的浪漫。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