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飞机上惊现“鞭炮”?安全责任谁来担!

   时间:2025-02-06 10:34:5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起涉及航班安全的疑似危险品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据网友爆料,1月31日,在山东航空由桂林飞往厦门的SC2270航班上,一名乘客在座位下方意外发现了一节疑似“鞭炮”的物体。

该物体呈圆柱状,略比成人大拇指粗,外表装饰有卡通图案,并配有引线,看起来极具迷惑性。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乘客和机组人员的警觉,并引发了关于危险品如何被带上飞机的热议。

对于这一事件,律师时福茂指出,无论调查结果如何,相关人员都将面临法律责任。他解释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鞭炮等爆炸性物品是严格禁止携带上飞机的。如果乘客确实携带了鞭炮,那么他们将面临行政处罚,包括拘留等。

同时,时福茂律师还强调,机场和航空公司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机场安检部门未尽到职责,导致爆炸性危险品被带上飞机,那么民航管理部门将可能对机场和航空公司进行处罚,包括罚款、责令整改等。因此,他建议机场和航空公司应进一步完善安检流程,确保危险物品不被带上飞机。

时福茂律师还列举了乘坐飞机时严禁携带或托运的一系列物品,包括易燃易爆物品、枪支、管制器具以及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品等。他提醒乘客,在乘坐飞机时务必遵守相关规定,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此次事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研究员吕艳滨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乘客在飞机上发现类似危险品时,应第一时间上报机组和安全员,而不是自行处理或炫耀。因为这关系到整个航班的安全问题,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同时,吕艳滨研究员还提醒公众,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如果经过调查发现视频造假,那么制作、发布视频者将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他强调,舆论监督是法治社会发展必须保障的,但发言、发信息时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得编造虚假信息。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航空安全无小事。机场、航空公司以及乘客都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航班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公众也应加强舆论监督,但发言时应基于事实,不得编造虚假信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