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跨区域人员流动高峰。据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预测,这一黄金周里,超过23亿人次的人们踏上旅途,其中约20亿人次选择自驾方式探亲访友,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作为一名亲身体验者,笔者从北京出发,乘坐高铁抵达广州后,驾驶新能源汽车返回广西贵港的老家过年。这一路上,笔者不仅见证了自驾出行的热潮,也深刻感受到了自驾人群在路上的种种需求与挑战。
中国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53亿辆,汽车驾照持有人数超过5.06亿,这为春节期间自驾出行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面对如此庞大的自驾人群,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却似乎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长途自驾过程中,车主们不仅要携带给家人的礼物,如茶叶、酒水、保健品等,还要准备路上的必需品,如食物、饮料、应急用品等。然而,市场上针对长途自驾人群的专属产品却寥寥无几。例如,对于长途驾驶中常见的“内急”问题,市场上缺乏便捷的解决方案,如便携式成人纸尿裤等。对于提神饮料、方便食品、垃圾袋、休息用品等自驾必需品,市场上也缺乏统一的、有针对性的组合套装。
春节期间,笔者曾在广东肇庆市的封开和高良两个服务区停留休息。这两个服务区不仅充电桩充足,而且便利店品牌丰富,包括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和高速公路服务区便利店品牌乐驿便利店等。然而,在便利店的商品陈列上,笔者却发现了功能饮料市场的激烈竞争。
在易捷便利店内,中国本土功能饮料品牌东鹏特饮对泰国品牌红牛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东鹏特饮凭借更多的规格、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以及更丰富的陈列和堆头,成功抢占了红牛的市场份额。其他知名饮料品牌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农夫山泉等也纷纷在服务区内布局,争夺消费者的注意力。
与饮料市场的繁荣相比,高速服务区的食品和餐饮供应却显得相对匮乏。在易捷便利店内,八宝粥品牌仅有银鹭和大湾区知名的泰奇食品,方便面则只有康师傅一家独大。而在服务区的餐饮区,提供的食物种类也相对单一,多以烤鸭腿、鸡腿、炒粉和面等低价肉制品和快餐为主。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高速服务区的运营方应加强与地方文旅部门的合作,引入当地的特色饮食、文化和景区,提升服务区的餐饮品质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考虑引入智能设备和服务,如智能咖啡机、茶饮机、炒菜机器人等,提高服务效率和消费者体验。
高速服务区还可以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开展多样化的营销活动。例如,在服务区停车场、充电站等位置树立大海报,在餐饮、零售门店挂满景区KT板资料,甚至设置LED电视滚动播放景区、人文、美食视频等。同时,还可以结合当地的重大文旅节日,如云南的泼水节、广西的三月三歌节等,在服务区举行相应的快闪活动,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
总之,春节期间的高速服务区不仅是人们旅途中的休息站,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只有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创新能力,才能满足自驾人群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推动市场的持续繁荣和发展。